11月19日,成都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暨深化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会议举行,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婉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她表示,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把“安全”与“宜居”置于城市更新工作的核心位置,在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同时,坚决落实自建房和危房“带险不经营、危房不住人”的刚性要求,并一体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让“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蓝图加速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日常生活。

▲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 摄影:谢梅
过去几年,成都的城市更新已结出硕果。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其9项经验获全国推广。“十四五”以来,全市已有2500个老旧小区焕发新颜,超过48.4万平方米的闲置空间被有效盘活,祠堂街、玉林东路等100余条特色街区以及东郊记忆新地标,共同构成了市民休闲生活的新图景。
面对城市从大规模增量开发建设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新阶段,成都将如何推进更新?市住建局指明了未来发力的方向。安全,被摆在首要位置。除了以“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坚决守住“危房不住人”的底线外,成都还将引入卫星观测筛查技术强化房屋安全监测,并深化推动房屋安全体检、管理资金和房屋保险“三项制度”取得新进展,致力于构建房屋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宜居,是更新的根本目标。成都明确将一体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这意味着更新工作不仅仅是单一的房屋改造,还将涉及社区功能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通过“净优亮美”“开门治堵”等专项行动,未来将涌现更多公园绿地、“金角银边”,并有效治理内涝积水,从整体上优化人居环境。

▲成都玉林社区 摄影:周巧旻
此外,成都的城市更新将更加注重“内涵”。一方面,政策创新将成为突破口,通过编制更新规划、完善法规体系,探索“利益共担、资金平衡”的可持续模式。另一方面,文化赓续将成为灵魂,在保护历史城区整体格局的同时,加快推进天府文化公园、东郊记忆二期等项目,让千年文脉与时代新韵在街巷间交相辉映。
在具体实施上,成都将采取片区综合更新的模式,以危旧房治理为切入口,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探索“地随房走”、房票安置等新方式。对于备受关注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将积极利用中央专项借款等政策资金,稳妥推进,并在改造中同步植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确保更新成果得以长期维系。
下一步,成都市住建局表示将以推进城市更新为抓手,通过聚焦政策创新、空间重塑、安全韧性、群众需求与文化保护五大重点,走出一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工作之路,让更多人在实实在在的变化中,感受到“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