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孙艳泽 青岛报道
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深刻变革,加快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以“数智赋能·融合创新”为核心主题的2025(首届)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实践创新交流会于11月12日至15日,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

交流会由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主办,超星泛雅集团承办,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山东成人教育协会联合指导,《在线学习》杂志提供媒体支持,来自全国教育行政部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行业协会的相关领导、专家、负责人及管理骨干等130余人参会。
多方协同搭建平台,共话职继教育发展新机遇
交流会汇聚了“政、校、企、媒”多方协同的办会力量,彰显了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62所院校的134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9所本科院校、50所职业院校(含11所职业本科、39所高职专科)及3所开放大学,覆盖全国多个省份,为大会注入了多元智慧与活力。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慕菁、山东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治芳、青岛市教育局总督学李晓元、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秦青松、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分别致辞,阐释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作用与实施路径,畅言技术赋能教育的创新方向,带来产业端的前沿思考。此次交流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更是一次全国职继教育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对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核心议题研讨,探索职继教育转型新路径
大会采用主题报告、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主题报告环节,10余位行业专家与院校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负责人带来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精彩分享。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职业继续教育处副处长李树峰围绕职业继续教育政策进行深度解读,从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教育、三教融合协同创新等层面为高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的指引和支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邢广陆介绍了学校“一个主体统筹、三项计划助推、三化提升发展”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青职路径”,详细阐述了学校在工匠人才培养、产业工人赋能、终身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何鑫、继续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燕分别从技术赋能角度,分享了学习空间、人工智能、数字基座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终身学习环境构建模式;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负责人,围绕产教融合、职继协同、数字化赋能、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等主题,分享了各自院校的特色做法与成功案例。
实地参观深化认知,见证产教融合实践新成果
11月14日,与会代表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智慧楼宇全球服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国际时尚)专业群实训基地、京东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智慧运动康复诊疗实训中心、东方影都影视制作实践中心、青职・东孚・商汤数字智能产业学院等6个实践基地进行参访。近距离观摩了数字化实训教学场景、产教融合项目运作模式,详细了解了学校在专业集群建设、实训基地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实践成果,直观感受学校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方面的扎实成效,为自身院校的改革发展汲取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大会通过政策解读明晰方向、经验分享启迪思路、实地参访增进互信,有效凝聚了“以数智化推动职继教育融合创新”的行业共识,搭建了院校、企业、行业协会之间长期交流合作的桥梁。与会代表普遍表示,此次交流会为职继教育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既学习了先进经验,也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