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11月18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医疗强基工程”暨系列帮扶活动正式启动,通过市县镇三级联动、资源下沉,将优质医疗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
活动当天,宣汉县胡家镇主会场人头攒动。来自达州市和宣汉县内科、外科、妇科、心身科等领域的16名专家齐聚一堂,组建起一支流动的高水平医疗队。
“医生讲得很清楚,我这心里一下就踏实了。”一位刚接受完心身科咨询的村民感慨。测量血压、分析病情、指导用药……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闻讯而来的群众提供常见病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
据统计,主会场当日累计接诊14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200余份,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尤其是行动不便老人“看病难、看专家更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南坝、普光双河、新华三个分会场也同步行动,宣汉县总医院体系派出的35名专家累计服务群众超2600人,形成了全域响应、上下联动的火热场面。
如何让帮扶不止于“一阵风”,而是形成长效“造血”机制?同日举行的医疗强基工程专题座谈会,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工作座谈
在胡家镇中心卫生院,市、县、镇三级医疗机构负责人围坐一堂。胡家片区各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开门见山,直言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与迫切需求。县级医院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就如何落实帮扶责任提出具体思路。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对资源下沉、技术支持和长效协作机制作出积极回应。这场务实高效的座谈会达成了多项共识,为后续制定“一院一策”精准帮扶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期间,市县级医疗专家围绕“失眠的诊疗与实践”、“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现状”和“甲乳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治”等基层急需提升的领域,开展了6场专题讲座,覆盖基层医务人员80余人。同步组织的8场教学查房,通过真实的病例讨论与手把手的实操指导,有效提升了基层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
宣汉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县将紧紧围绕座谈达成的共识与培训取得的成果,持续推动分层分类帮扶、医务人员常态化下沉,并积极探索“智慧医疗”在基层的应用,全力构建一张优质高效、群众满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让秦巴山区的百姓享有更可靠、更便捷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