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二十七届高交会轨道交通大会暨深圳地铁第三届青年科技会议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圆满举行。本次大会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轨道交通产业协会承办,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12家地铁公司、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100余家产业链企业的8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议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新路径。

超百项轨道交通应用场景创新亮相会场
据介绍,本届高交会首次设立了“深圳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创新成果专区”,集中展示了超百项轨道交通应用场景的创新成果,特别是深圳地铁“机器人天团”,现场演示了从服务到运维、从清洁到物流、从天上到地下的智慧轨道交通新未来,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观众驻足参观。
其中,深圳地铁新质生产力展区展示了宇宙线缪子智能探测仪、飞行列检工作站、鸿蒙智慧车站、轨道车辆电驱机械制动系统等40余项轨道交通最新创新成果;深圳轨道交通车辆高端装备制造展区围绕“深圳车、深圳造”理念,全景呈现列车从“关键技术-核心部件-整车制造”的自主化能力,展示了中国轨道交通制造自主化高端化水平;轨道+低空经济融合发展展区则展示了深圳地铁低空基础设施创新成果、轨道低空场景应用情况。

该展区由深铁集团联合中国中车、中国通号等40余家产业链伙伴承办,展现了国内轨道交通产业“需求牵引、场景先行”的创新导向,标志着轨交产业已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从技术供给转向场景驱动的发展新阶段。
专家学者聚集释放产业前沿声量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刘尚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深铁集团总经理黄力平等来自国内轨道交通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优秀技术人才,就轨道交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展开研讨。

丁树奎指出,整体推进智绿融创建设新时代城轨交通,是城轨交通行业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三大国家战略的主方向、主抓手和主战场。同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轨道交通行业融入“20+8”产业集群,引导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黄力平表示,深铁集团将积极落实国家场景培育开放部署要求,持续优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形成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持续推动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大会同步召开深圳地铁第三届青年科技会议,近40位来自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市属国企等单位的青年科技人才,围绕人工智能、BIM建模、新能源储能、新材料应用等方向,分享面向一线场景的技术探索与解决方案。
打通轨交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当前,轨道交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深铁集按照国家关于场景创新和产业生态建设的相关部署,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绿色能源、探测技术、新材料应用等领域,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企业的协同机制,加速形成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轨道交通产业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型发展。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深铁集团围绕主导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布局,已逐步开放了列车巡检、地铁安检、物流配送等一系列轨交应用场景,着力破解技术创新在轨道交通场景落地“最后一公里”,拓宽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吴吉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陈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