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
给消费者网络购物带来全新体验,
但不规范的直播带货行为时有发生。
网络具有虚拟性和不透明性,
消费者有时无法获得卖家真实信息,
被侵权后难以维权。
如果真遇到了虚假的直播带货,
消费者该怎么维权呢?

遇到带货主播虚假宣传
律师:消费者这样维权

在网络直播间,一些主播都会给自己立一个人设来带货,比如助农、扶农等。最近,市场监管部门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主播小安通过直播带货,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山区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销售。
法院以该传媒公司法定代表人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和虚假广告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主播小安等人犯虚假广告罪,也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泰和泰(昆明)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尚慧:“如果虚假宣传和打造人设,如果这个人设确实是真实的情况,那他可能就不存在虚假宣传,所以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在选择平台的时候,要选择一些比较官方的平台,对主播进行一些相应的背调。”

律师介绍,消费者如果发现主播有虚假宣传、销售的商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情况,首先应该固定并保留好相应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泰和泰(昆明)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尚慧:“如果是遇到主播虚假宣传的情况,建议大家可以及时固定相应的证据,及时录制直播回放的视频,主要包含了主播讲解的视频、商品订单的详情以及录制的时间、主播的账号,保留好订单的凭证、支付凭证、物流的情况,收到商品以后及时地对商品拍照或者是拍摄商品的视频。”

保留好相应的证据之后,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协商不成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泰和泰(昆明)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尚慧:“那平台确实是有相应的监管责任的,比如说要核实商家真实的信息、保留好商家的营业执照、商家的主要负责人的信息、联系方式等等,如果我们真的要涉及诉讼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商家的真实信息,可以在后台和平台联系。”
律师提醒,除了这些维权途径,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记者:龙勋 朱楠
来源:YNTV2都市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