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中国科普研学旅游大会在深圳科学技术馆举行。本届大会以“构建科教旅融合发展的科普研学新生态”为主题,会议规模与参会人数创下新高。作为大会举办地,深圳市光明区借势展现文旅产业魅力与营商活力,深圳科学技术馆以标杆姿态搭建起跨界交流平台,为科普研学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青旅联盟主办,科普研学联盟、北京市科普文化促进会、深圳科学技术馆等单位承办。

光明区借势发力,展示城区优势本次大会为光明区搭建起展示发展优势、吸纳优质资源的重要平台。在专题推介环节,光明区围绕优质营商环境、丰富文旅资源及专项扶持政策展开推介,重点推介虹桥公园等特色研学地标、精品场馆集群与“超6联盟”品牌活动,向全国行业精英发出合作邀约。
光明区拥有“科学+艺术+运动+ 自然”的多元研学矩阵特色,更依托大会平台实现区域文旅品牌的全国性曝光,为后续吸引研学机构集聚、拓展跨界合作项目筑牢基础。

依托深圳科学技术馆这一现象级科普地标,光明区正持续放大“科技馆+”效应。数据显示,深圳科技馆开馆5个月已接待全球观众超200万人次,带动光明区暑期旅游消费增长80%。
科技馆聚合资源,打造交流新枢纽
深圳科学技术馆的平台价值在本次盛会中得到充分彰显。这座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以80%的互动展项占比、950个创新展项的丰富资源,为参会者提供了沉浸式的科普体验场景,更成为行业资源聚合的“强磁场”。
大会现场,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市科普发展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冷湖科创文旅有限公司等科普场馆、研学企业、文旅机构开启战略签约。

在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层面,科技馆搭建起高规格对话平台。主论坛上,深圳科学技术馆馆长郑永春、中山大学教授陈钢华等围绕科普研学发展、科技文旅融合等议题分享前沿理念。分论坛聚焦“研学基地规范化运营”“AI+科普课程开发”等行业痛点进行深度研讨,为从业者提供解决方案。
大会还举办了2025科普研学旅游品牌评选颁奖、科普研学旅游展览等活动,进一步强化科技馆的平台价值。

内容来源:深圳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