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刘琼
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商家风险防控国家标准《跨境电子商务 商家风险防控指南》(GB/T 46702—2025)近日正式发布实施。记者获悉,该标准由深圳市商务局指导,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平台以及欧税通、中大门国际物流、千岸科技等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编制,旨在指导国内跨境电商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助力企业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更稳健地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国内外市场合规要求持续趋严,多国纷纷调整关税、数据保护、税务合规等政策,跨境电商企业合规架构面临深度调整,跨境商家的风险防控需求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该项标准制定发布,不仅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有效破解企业在合规转型中的痛点,也为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明确了标准化、可操作的实现路径,为跨境电商产业在合规框架下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电商综试区,深圳始终聚焦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标准化建设置于重要位置,积极推动系列跨境电商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涵盖数据、单证、物流、合规等多个领域,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标准体系,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国家标准GB/T 46702—2025《跨境电子商务 商家风险防控指南》的落地实施,一方面是为商家及其他跨境电商主体规范风险防控流程、提升合规经营能力提供权威指引,助力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另一方面也为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供标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