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 (记者 郭璟霖)11月13日,2025年西安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比武竞赛在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举行。
比武竞赛于14:00正式拉开帷幕,本次竞赛设有“城市路口精细治理”“城市路段交通组织”“重点区域交通提升”三大项目,项目设计兼顾实战性与创新性,力求全面考察各大队在城市交通治理中的应用能力。多项创新治理案例,在竞赛中表现尤为亮眼,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本次16个参赛案例基本涵盖了城市道路交通治理的所有场景。其中,秩序大队、高新大队贯彻落实“微改造、精治理、小投入、大提升”的治理理念,依托城市更新、道路微改造,系统治理了长安路等城市主干路、三学街片区等景区周边的交通问题,雁塔大队、新城大队、碑林大队多措并举,破除交通节点拥堵难题,改善慢行出行环境,重塑城市通途,大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经开大队破解校园周边拥堵困局,未央大队、曲航大队关注医院周边的停车困难,盘活停车资源,强化宣传引导,硬件管理与科技结合,体现了交警的人文关怀;长安大队、浐灞大队聚焦城市道路不规则交叉口,在有限的空间内挖掘通行资源,精雕细琢,体现了城市精细治理的“绣花功夫”;灞桥大队、秩序大队紧盯“高地衔接”、地铁换乘枢纽,理顺通行流线,明确路权,全面提升转换节点交通秩序和通行效率。




每个案例对交通问题的诊断都精准深刻,切中群众出行的痛点、堵点与实际管理的难点;治理方案科学系统、设计精细、数据客观详实,治理成效显著;对解决同类型的路口、路段或区域交通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为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有益借鉴。

本次赛事的评委团由陕西省交管总队领导、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长安大学、中交一公院等科研院所专家、政协委员及媒体代表等组成,比武竞赛结束后,评审团对各大队的参赛项目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对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副首席朱仙媛表示:此次比武竞赛展示出来的精细化治理工作实践令人耳目一新。西安公安交警以"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核心理念,精准把握城市道路交通"痛点",充分调动一线交警的实践智慧,将"绣花功夫"落到实处。这既彰显了"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的统一,也展现了现代交通治理从"粗放管控"到"精细服务"的转变,为全国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西安经验"。
今年以来,西安公安交警以开展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为引领,贯彻落实“十项重点措施”要求,抢抓城市更新、智慧交通建设机遇,构建“政府统筹、交警主导、部门联动、系统治理”的“规建管运维”一体化交通城建新机制,用“绣花”功夫做好交通精细化治理。7例案例入选全国精品,成绩位居全国第二。根据互联网平台数据分析,一季度西安城市交通健康指数同比提升9.75%,路网高峰延时指数下降8.21%,改善幅度均位列全国第一;二季度高峰拥堵指数同比下降5.07%,交通运行持续平稳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