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当十五运会的激情席卷东莞,这座体育名城不仅燃起竞技热潮,更汇聚起教育界的力量。从高校的技术赋能、师生校友齐上阵,到中小学的场馆保障、党员志愿服务,再到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与特色展演,东莞多个学校以志愿服务、专业执裁、场馆升级、文体展演等多元形式深度参与赛事筹备与运行。一起来看东莞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东莞理工学院
11月4日,十五运会篮球项目(男子成年组)正式拉开战幕,东莞理工学院(下称“莞工”)以多元力量全方位助力赛事顺利开展,师生校友齐上阵、创新技术显神通,为赛事注入“莞工力量”。

赛事现场,168名莞工学子志愿者全员集结上岗,在各竞赛场馆、服务站点开展检票服务、观众引导、后勤保障等工作,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参赛团队、观众及媒体记者提供坚实服务支撑。教育学院(师范学院)5位教师发挥专业所长,参与十五运会赛事执裁,覆盖篮球、网球、滑板、现代五项及残特奥会网球等多个项目,以专业素养守护赛事公平。
技术保障方面,一款智能仿生“机器蛇”成为赛事保电“奇兵”。这是莞工联合东莞城区供电局,应用学校仿生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智能仿生机器蛇,为十五运会东莞赛区两个比赛场馆的电缆通道进行“健康体检”。

莞工校友也在各岗位发光发热。2003届校友陈恩平担任篮球项目技术官员,保障赛事公平;1999届校友王佳、2016届校友何民许以篮球DJ和MC身份带动现场氛围;2014届校友王奕雯演唱东莞原创歌曲,以歌为媒,展示东莞城市风采。
从志愿服务、专业执裁到技术赋能,莞工以多元参与彰显育人成效与创新实力,为十五运会增添了别样的“高校底色”。
石龙中学
当“中国力量”遇上“举重之乡”,东莞石龙正迎来体育高光时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汽昊铂杯”举重比赛正在石龙中学体育馆火热开赛,残特奥会举重赛事也正紧锣密鼓筹备接棒,一场汇聚国内顶尖力量、展现力与美巅峰对决的体育盛宴正激情上演。石龙中学正以焕然一新的场馆面貌与周全的服务保障,全力护航赛事顺利推进。

为承办好两项国家级赛事,石龙中学体育馆经两轮高标准、系统性全面改造与优化后,正以国家级赛事场馆的专业姿态投入使用。此次升级紧扣“专业赛事标准”与“全民服务理念”核心,实现了从基础体育场馆向顶级赛事场馆的跨越式升级,当前正通过实战化运行检验改造成效。
从功能室的科学布局到屋面防水加固的稳固支撑,从消防电力系统的全面升级到无障碍设施的贴心优化,再到周边绿化环境的实时提升,改造后的场馆正以细节之处的匠心,为运动员创造最佳竞技环境,为观众提供最优观赛体验。

随着十五运会举重赛事的激战升温,数位奥运冠军领衔的约400名顶尖健儿正同台竞技。11月27日,残特奥会举重比赛将接棒,来自全国21支队伍的约250名残疾人运动员正蓄势待发,即将在此挥洒汗水,展现超越身体局限、挑战自我极限的顽强拼搏精神,书写力量与意志的动人传奇。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
11月10日,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4位武术专业学子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篮球比赛暖场环节大放异彩。运训241班李鹏辉、周婷与运训251班段豫德、王璐瑶分别在东莞市南城区体育馆和东莞市篮球中心登台,以刚劲有力的武术表演点燃现场气氛,赢得观众热烈掌声与一致好评。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态势,构建起“市场导向、课程夯实、产教协同”的培养体系。专业自2022年开设以来,通过深入大湾区体育俱乐部、赛事公司等调研需求,设置运动训练学、运动康复学等核心课程,并与区域体育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精准对接、课程完善、校企联动的鲜明特色。

扎实的培养模式结出丰硕成果。截至目前,该专业学子在省市武术、跳绳、田径等赛事中斩获省级个人前三荣誉63项、市级个人荣誉85项,团体荣获省一等奖6次、市一等奖8次,教师团队获省级优秀教练20人次、市级优秀教练17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该专业成功助力多名学子考入武汉体育学院等全国体育名校。接下来,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全力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健康事业的人才培养重要平台,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
十五运会东莞赛区赛事火热进行中。近日,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党总支积极响应号召,张文辉、王莉、颜志凯、袁宇添、王佳晨五位党员化身志愿者投身赛事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为赛事保驾护航。

志愿服务期间,五位党员志愿者坚守指定路口岗位,为市民和参赛人员耐心提供路线指引、细致解答各类咨询,同时认真维护路口通行秩序,全力保障交通顺畅,成为赛场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责立身,以行践诺。学校的党员志愿者们以志愿服务为桥梁,将初心使命融入实际行动,既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也彰显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情怀。接下来,学校党总支将继续引领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书写新时代党员的担当答卷。
撰文:李玲 黄婷
综合各学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