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挪威、丹麦、英国等欧洲国家开始炒作所谓中国电动公交车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声称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可能遭到“远程控制”。不过,此类荒谬的说法已被新加坡交通部门“打脸”。
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11月17日报道,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表示,该国拥有20辆中国宇通集团制造的电动公交车,已确认这些车辆不会被“远程控制”。新加坡政府承诺将继续与所有公交车供应商密切合作,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称,该机构采购的电动公交车必须符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规定,即要求制造商在车辆全生命周期内建立安全设计、风险管理以及软件更新管理等流程。新加坡自2020年以来购买了20辆宇通电动公交车,这些公交车一直运行顺畅。
该机构表示:“宇通已确认这20辆公交车不支持空中(远程)软件更新或任何远程控制功能。我们注意到,宇通公开声明其公交车无法被远程控制或停用,收集的数据仅用于车辆维护和性能优化。在其他地方,即使电动公交车具备空中更新功能,更新也只会在运营方明确批准的情况下进行,且不会影响车辆控制系统。”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补充说,新加坡方面已经和宇通等中国电动公交车制造商会面。该机构将继续与所有公交车供应商密切合作,并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与“外部连接”有关的风险得到妥善解决。

新加坡的宇通电动公交车社交媒体
本月早些时候,挪威主要的公共交通运营商Ruter公司声称,在针对中国制造的新型电动公交车进行测试后发现,制造商可以远程关闭车辆。该公司煞有其事地宣称,将实施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并加强“防黑客措施”。
Ruter公司发布的测试结果显示,中国的宇通集团能够访问其控制系统,用于软件更新和诊断。这家挪威公司由此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理论上讲,这种访问可能被利用来影响公交车运行。”
Ruter公司称,为求屏蔽外部信号,测试是在地下矿区进行的,接受测试的对象包括全新的宇通电动车以及荷兰VDL公司生产的三年车龄的车辆。测试显示,荷兰制造的公交车不具备空中软件更新功能,而中国制造的公交车则具备此功能。
随后,丹麦交通运营商Movia公司声称,他们正在审查有关公交车网络安全和间谍活动的风险评估,以及防止黑客攻击、数据滥用和公交车瘫痪风险的可能措施。这家公司表示,丹麦政府尚未收到任何公交车被停用的案例报告,但他们正在寻找消除漏洞的方法。
英国《金融时报》11月9日报道称,英国政府也开始调查数百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巴士,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被远程熄火的风险。英国交通部官员正与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合作,评估宇通是否能够通过软件更新和诊断功能,远程访问车辆的控制系统。
宇通已否认这些荒谬的指控,并对德国《柏林报》表示,远程访问车辆“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据德国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领域专业媒体Electrive报道,宇通还表示,其在欧盟境内的客车数据都存储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数据中心,这些数据受到保护,专门用于车辆维护和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