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漯河市高水平医院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各司其职、干劲十足,抹灰施工的“沙沙”声、幕墙龙骨焊接的“噼啪”声与机电安装的调试声交织共鸣……现代化医疗综合体的轮廓更加清晰。
高水平医院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七大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按照三甲标准打造,对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健康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启动以来,我们便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的思路,朝着早日建成投用的目标全速冲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医疗服务。”项目建设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按照先进的第五代医院标准规划,设计理念是“绿色环保智能化,高效便捷人性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诊疗+AI智能化建设,实现医疗资源整合,优化就诊流程,极大限度提高诊疗效率,实现“医生围着患者转”,让就医体验更有温度。
项目的高效推进是多方同心、攥指成拳的结果。按照“政府主导、市国有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市投资建设项目代建中心建设、市中心医院运营、市场参与”的协同模式,专门成立项目建设现场指挥部办公室,搭建“专班+指挥部”的高效联动平台,打破了部门壁垒、打通了堵点。

在热火朝天建设一线,施工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担当推进各项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既定任务目标,科学组织、合理规划,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和扬尘环保达标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市投资建设项目代建中心相关负责人刘安超告诉记者,目前,项目二次结构已全面完成,外幕墙龙骨焊接与室内抹灰施工进度均实现过半目标,室内机电安装工程高效穿插推进,多个作业面全部铺开、齐头并进,呈现出“多点开花、整体提速”的良好态势。
同时,项目细化为9个施工区块、65个施工单元,实行“两班倒”“7×24小时”昼夜奋战模式,室内抹灰、机电安装、管线铺设等工序同步进行,呈现一派“人停机不停、进度不松劲”的攻坚景象。
作为建设方,市国有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市投资建设项目代建中心在建设施工、设备采购安装、资金保障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全程护航,牢牢守住“建成即运营,运营即高水平”的底线要求;市投资建设项目代建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直面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严抓安全文明施工与扬尘治理,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改,以“抠细节、保质量、提效益”的较真态度,全力将项目打造成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民生工程,朝着既定工期目标稳步前行。
建医院,不只是建一栋栋建筑,还要建一座守护生命的堡垒、传递温暖的家园。
漯河市高水平医院跳出传统医院建设框架,以第五代医院标准精心规划,聚焦龙头型、研究型、人文型、智慧型、生态型“五位一体”定位,实现医疗品质与就医体验的双重飞跃,让医院既有硬实力,又有软温度。
同时,人文关怀与生态宜居理念贯穿项目设计全过程。医院选址西城区核心区域,在设计中深度融入疗愈理念,规划35%以上的绿化率,通过全景玻璃幕墙引入充足自然光线,让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蜿蜒雅致的步道成为天然疗愈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病房采用家庭化设计,大幅提高单人间配比,配齐独立卫生间、陪护沙发床等;门诊区域设置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入出院手续办理、医保结算、咨询引导等二十余项服务,同时配备自助轮椅、老花镜、饮水机等,让人文关怀渗透就医的每一个细节,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从一片空旷场地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医疗建筑群,漯河市高水平医院项目的每一步推进,都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承载着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期盼。
这座按照三甲标准精心打造的综合医院,不仅将填补区域高端医疗资源的空白,还将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力,带动全市医疗水平整体提升,为漯河市及周边城市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如今,项目建设已进入决战冲刺的关键阶段,施工方也将继续锚定目标、加压奋进,紧抓工期节点不放松,与其他参建单位同心聚力、并肩作战,全力保障高水平医院早日建成投用,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惠及民生。(来源:漯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