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晚上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只感觉晚上的时间才属于自己,这时候是最放松的状态,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总想着靠买护肤品、吃保健品补身体,却忽略了最划算的投资:早睡。研究早就证实,22 点~23 点是最佳入睡时间,长期坚持这个点睡,得到的回报远比你想象中更丰厚。
早睡是一件回报率超高的“隐形投资”
很多人觉得 “22 点睡和 23 点睡就差 1 小时,没什么大不了”,但数据会告诉你真相。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发现,工作日晚上 10 点至 11 点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最低,仅为 5.1%;而 12 点后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飙升到 9.2%,几乎是前者的两倍。
这 1 小时的差距,本质是 “身体修复窗口” 的错过 —— 夜间是肝脏排毒、细胞修复的黄金时段,22 点躺下,身体能赶在凌晨 1 点(子时)进入深睡眠,而子时正是中医说的 “养肾护心” 关键期,错过这个时间,器官修复效率会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22 点睡刚好踩中身体的 “睡眠开关”—— 褪黑素的分泌高峰。
褪黑素是身体的 “睡眠信号弹”,22 点左右开始大量分泌,帮我们快速入睡、提升睡眠质量。
如果熬到 23 点后,褪黑素分泌量会逐渐下降,就算后来睡着了,也容易多梦、易醒,第二天还是没精神。
我之前总熬到 0 点睡,早上靠咖啡硬撑,后来试着 22 点躺下,不用吃助眠药,10 分钟就能睡着,早上 7 点自然醒,下午也不用靠零食提神,工作效率比以前高了一倍。
早睡的回报率,藏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里,不止是 “不困” 那么简单。
对皮肤来说,早睡是最省钱的 “护肤品”—— 夜间深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皮肤细胞修复,减少暗沉和细纹。
我朋友坚持 22 点睡三个月,之前总冒痘的脸变光滑了,黑眼圈也淡了。对大脑来说,早睡是 “效率加速器”—— 深度睡眠时大脑会清理 β 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废物,巩固记忆,长期早睡的人,专注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会明显提升,开会时思路更清晰,记东西也更快。
对情绪和体重来说,早睡更是 “隐形调节器”。
缺觉会影响大脑前额叶皮层,让人更易冲动、爱吵架,夫妻间的摩擦也会变多;还会扰乱瘦素和生长素的平衡,让你总觉得饿,忍不住想吃高糖高油的零食,不知不觉就长胖。
而长期 22 点睡的人,情绪更平和,体重也更容易控制,这些都是不用花钱就能得到的 “福利”。
别等身体亮红灯才想起早睡,这 9 个 “缺觉信号” 一出现,就该调整作息了:
经常冲动发脾气、和家人朋友频繁吵架;记不住事,刚说的话转身就忘;总觉得饿,尤其想吃甜食;走路不稳、做事磕磕绊绊;
开会或看书时总走神,一句话要读两遍才懂;躺下 5 分钟内就睡着(不是 “睡得香”,是严重缺觉)。如果你中了 3 个以上,说明身体已经在 “求救” 了。
其实早睡没那么难,这 3 个小方法帮你轻松养成习惯,新手也能坚持:
睡前 1 小时 “断联” 电子设备:手机和电脑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议换成看纸质书、听白噪音或泡脚,帮身体放松。我现在每晚 9 点半就把手机放在客厅,慢慢就不会总想着刷消息了。
营造 “睡眠友好” 环境:室温调至 20-25℃,拉上遮光窗帘(照度低于 5 lux 最好),再放一个淡淡的香薰(比如薰衣草味),让身体一进房间就知道 “该睡觉了”。
固定作息不 “翻车”:周末别熬夜到中午再补觉,就算前一晚没睡好,也尽量固定时间起床,慢慢调整生物钟,坚持一周就能看到变化。
有人说 “晚上的时间才是自己的”,但熬夜换来的 “自由”,终会让身体买单。
与其凌晨 1 点刷手机 “续命”,不如 22 点睡,早上 5 点起床,享受没人打扰的阅读或运动时间,这样的自由更踏实。
早睡从来不是 “浪费时间”,而是以最低成本换健康、效率和好气色的高回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