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看新闻KNEWS
受极端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一年多来,日本米价居高不下。日本农林水产省1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的一周,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316日元(约合198元人民币),刷新最高纪录。新米的价格更为高昂,5公斤的价格普遍超过5000日元(约合230元人民币)。许多民众感叹,这一重要主食已变成“奢侈品”。
分析普遍认为,新一轮米价上涨,一方面是由于价格高昂的新米上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价格相对较低的政府储备米供应减少。2024年夏季开始,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米价持续上涨。2024年8月,气象部门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引发民众囤积大米,一度出现“大米荒”。日本前首相石破茂政府曾向市场投放政府储备米,米价一度有所回落。高市早苗上台后,新任农林水产大臣铃木宪和的大米政策迅速“转向”,表示反对向市场投放储备米,提出向低收入等特定人群发放大米折扣券。
东方卫视驻日记者宋看看观察分析称,“铃木的新政策既要给米农提供减产的补助、还要对消费者提供暂时性的粮票补助,里外里的费用都是纳税人的钱,背负重担的还是日本国民自己。新政策的受益方是农协,他们可以维持住大米的高价,收上来的大米不会砸在手里。并且由于农协是自民党保守派的票仓,高市内阁也是受益的一方。过去日本人家庭买米都是五公斤、十公斤购买,由于价格越来越高,五公斤包装的很难卖。超市里更多是一公斤、两公斤的包装。目前日本民众家里还有储备米,但到了年底需要购买市场上的高价米,普通民众愤怒的情绪可能没那么容易控制。”
看看新闻记者: 宋看看
编辑: 赵鹤
责编: 施远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