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高中教育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二十载,我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在教学深耕与班级管理中不断探索实践。以下结合自身经验,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成长反思三方面反思总结。
一、精研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一)立足课标,精准把握学情
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体系严谨,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为纲领,深入研读教材编写逻辑,梳理知识脉络。同时,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分析、个别交流等方式,精准掌握学生知识薄弱点与学习习惯差异,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例如,针对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基础题型过关训练;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拓展性思考题,助力不同层次学生实现进步。
(二)创新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传统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我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靖远二中“136课堂”模式等融入课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经典诵读、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沉浸式感受文学魅力,同时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以史为鉴、辩证思考。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反馈,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相长,及时的教学反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建立了多元化反馈机制,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表情与互动情况,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并撰写个性化评语,定期开展学情调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例如,发现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理解困难时,通过小专题补充、个性化辅导等方式查漏补缺,确保教学策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匠心育人,构建和谐班级
(一)健全制度,规范班级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一入学时,我便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涵盖课堂纪律、作业提交、卫生值日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对违纪学生耐心引导教育。通过制度约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责任担当,营造井然有序的班级氛围。
(二)关爱学生,用爱温暖心灵
高中学生面临学业压力与成长困惑,需要教师的关怀与引导。我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家庭困难、性格内向的学生,主动沟通交流,给予生活上的帮助与心理上的疏导。用真诚的关爱搭建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让班级成为学生温暖的港湾。
(三)家校协同,凝聚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我十分重视家校沟通工作。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等方式,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同时,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教育方法。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家长携手制定解决方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四)培养骨干,发挥榜样作用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我注重选拔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定期开展班干部培训,指导他们掌握管理方法与沟通技巧。鼓励班干部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协助老师处理班级日常事务。通过培养骨干力量,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三、反思成长,砥砺前行筑初心
二十载的教育生涯,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成长的困惑。在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仍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仍需持续优化。为此,我坚持终身学习,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专题培训,研读教育教学专著,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班级管理中,我也意识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还需更加细致,后续将进一步探索个性化管理模式,尊重学生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作为高中教师与班主任,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未来,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深耕教学沃土,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陪伴学生成长,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张国珍,男,汉族,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白银市骨干教师,白银市优秀班主任,靖远县名班主任,现任教于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在教育的沃土上,他似一位执着的育花者,二十载如一日,深耕教学、业务精湛。他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始终以仁爱之心关怀每一位学生。他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有效的家校沟通,悉心守护学生成长,赢得了家长的高度赞誉。他是班级的“大家长”,用心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鼓励大家为班级建言献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班集体”。二十载春秋流转,他用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坚守,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谛,成为学生心中“用文字点亮人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