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1月16日消息(记者张强)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深化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交流互鉴,推动城市间跨区域科学教育机制共商、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培、标准共研,日前,第二届城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协同发展大会在天津市南开区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聚焦区域科教协同,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深化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与实验校交流合作,探索课程优化与资源共享,推动科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与会嘉宾来自全国17个省市、26个地区,共同探讨区域科学教育协同创新,谋划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会议现场(央广网发 南开区教育局供图)
精彩开场 展现南开教育风采
大会在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意表演《风起海棠红》中拉开帷幕。节目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与奋进精神。随后播放的《天津市南开区科学教育成果短片》,集中呈现了南开区在课程建设、资源创新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领导致辞 凝聚协同发展共识
开幕式由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副局长冯涛主持。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局长孙建昆首先致欢迎词,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开区近年来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他表示,南开区将持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打造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南开样本”。
天津市南开区委副书记李斌在致辞中指出,科学教育是推动城市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南开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深化跨区域协作,建设更高水平的科学教育创新共同体。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郝奎刚代表市教委致贺词,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天津市将持续支持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丁书林在开幕词中表示,科学教育协同发展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协会将继续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各地探索科学教育新模式、新机制。
协作共同体成立 共筑科学教育新格局
开幕式上,举行了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24协同组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协作共同体成立仪式。来自天津市南开区、佛山市、南通市海门区、荆州市沙市区、成都市金牛区等地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共同参与,标志着跨区域科学教育协同创新迈上新台阶。该共同体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各地科学教育经验互鉴,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成立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南开区教育局供图)
聚焦创新 共绘教育新蓝图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将陆续开展大会报告、科学教育特色课程展示、科学集市、教育参观与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现科学教育协同创新的新成果。活动将围绕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成长与区域协同机制等重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校长与一线教师将携手探索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新路径,共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