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保持高位。”商务部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任兴洲认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要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就业、稳预期、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等,这些是夯实消费能力的基础。同时,也要通过优化商品服务供给、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进一步提升消费意愿与体验。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供给局部过剩与消费相对不足挑战。任兴洲认为,从“十五五”规划建议来看,今后将更强调供需相互牵引,推动实现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动态适配。商贸流通业作为连接供给与需求的关键枢纽,需发挥“反弹琵琶”作用,引导制造业优化供给结构,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
培育十亿级商圈数量超过50个、打造79条省级特色商业街、每年超200家品牌首店落户安徽……近年来,安徽省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任兴洲认为,面向“十五五”,安徽在商贸流通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要向新而行,即创新。”她说,“这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以及融合创新。”比如,推动商业、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场景创新赋能商业跃升;引入赛事、文化等元素,打造显示度高、带动力强的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潜力。
其次,向智而行,即数字化转型。任兴洲指出,如今,数字化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在零售业中,如何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结合人工智能(AI),深入渗透到从商业导购、采购到销售、售后服务的整个链条中,推动实体商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这是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最后,向绿而行,强调的是绿色发展、环保和循环经济。她建议,通过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加大绿色产品服务供给,推动商业节能降耗,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与二手商品流通体系,引导绿色生活方式,打造绿色商贸流通业。
此外,任兴洲还强调,当前商业不再局限于销售商品,更多的是在经营服务。面向“十五五”,如何进一步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如何为老年人、儿童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在另一个领域——安徽省的县域经济也增长迅速。接下来要如何推动零售业进一步下沉,深入到县域和广阔的农村地区?其中蕴藏着安徽省零售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任兴洲说。(记者 彭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