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指数投资的浪潮演变为一场关于规模、费率与流动性的“军备竞赛”,在这片工具属性被无限放大的竞争红海里,各大基金公司的差异化价值究竟藏在哪里?
一些带有深厚主动投研基因的玩家,正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以“选股专家”著称的汇添富基金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样本。
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汇添富基金权益型指数基金规模突破1770亿元,权益型ETF年内突破1000亿元达到1288.65亿元;而来自交易所的另一组数据,截至11月11日,在标志着投资者真实投资意愿的申赎净流入规模方面,汇添富今年以来已达到481.16亿元,净流入增速表现十分亮眼,显示其指数业务在增长势头上的强大爆发力。
数据的背后有什么逻辑?时间回到三年前,2022年11月16日,汇添富基金指数子品牌——“指能添富”正式发布。这一名字本身就是一份宣言:汇添富希望用强大的主动投研能力为指数投资赋能,将深刻的产业洞察与市场理解转化为一套严谨、透明且可复制的规则,构建长期有生命力的指数基金体系,并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做“指数投资界的主动选择者”。
一家以主动投研为基因的公司发力被动投资,会发生什么?汇添富基金用三年时间向市场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指数投资是化主动为被动,亦是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选择:不只是选择指数,更是选择时代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指数投资就像没有感情的“复读机”,任务就是复制指数,使命就是减少误差。但在汇添富,故事的第一章,是从“选择”开始的。
“当指数基金的数量变多,同质化加剧时,我们卖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产品设计、产品布局的理念,以及产品的解决方案。”汇添富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过蓓蓓开门见山说,“这正是我们推出‘指能添富’品牌的初心,它背后是汇添富对行业趋势的战略判断——随着市场有效性提升,主动与被动投资的界限正在模糊,汇添富要做的是‘指数投资界的主动选择者’。”
这种“主动选择”的基因,体现在三个层层递进的维度上:
第一层,选择方向,下注于时代。汇添富从不做短期热点的追风者,早在指数投资的蛮荒年代,其主动投研基因就率先发力,在消费、医药、能源、金融等具备长期生命力的核心领域进行前瞻布局。
第二层,选择利刃,在同质化中寻找锐度。当一个赛道被市场关注,无数相似的指数大量涌现,但其成份股、产业覆盖和权重分配可能天差地别,如何选出最锋利、最切题的那把“刀”,这正是汇添富主动基因的用武之地。
第三层,创造规则,为产业的未来画像。在汇添富看来,指数投资不是一个静态的快照,而是一个动态进化的生命体,从如何刻画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关系,到如何根据产业的成熟度进行迭代优化,每一步都离不开主动研究的汗水。
比如,他们早在2018年便定制了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并持续迭代至今。“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产业链的刻画要往哪个方向迭代,背后需要投研团队的深度共创,主动投研团队凭借对产业的理解,提供核心的‘关键词’和产业图谱,而量化团队则利用模型和数据,将这些定性的洞察,转化为严谨的样本股筛选和加权方案。”
在汇添富指数投资团队看来,选择布局一个指数产品,不只是选择一个指数、一个代码,更是选择一个时代,一次对未来的深刻预判。
微笑曲线: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苦功
如果说“主动选择”是顶层设计,那么“微笑曲线”理论则是具体的执行手册,汇添富将相当一部分精力,倾注在了产品设计和产品运营这两个高附加值的环节。
在微笑曲线的一端——产品设计端,汇添富追求的是极致的“工具纯度”。
过蓓蓓用“拼图”理念形容汇添富在产品设计上的布局:“我们拼一个拼图,一定希望每一个板块都能严丝合缝,我们不希望投资者在不同产品间有过多的权重重叠从而过多暴露超配风险,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更纯粹的科学投资工具。”
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使得每一只ETF都像一个功能明确、接口标准的乐高积木,投资者可以清晰地用它们来搭建自己的资产组合。
在微笑曲线的另一端——产品运营,汇添富的核心是“养”的哲学和“快”的反应。
从左侧的耐心培育,到右侧的价值实现,汇添富的产品运营哲学一脉相承:永远不做市场的跟风者,而是基于深度的产业研究,要么领先市场半步,要么在拐点处重拳出击。这背后,是内嵌在部门中的运营团队与投研团队无缝衔接,所形成的强大合力。
解决方案:从卖铲子到画地图
在“指能添富”的战略蓝图中,提供产品、运营产品只是第一步,其终极目标是成为全市场指数产品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行业内谈指数配置,言必称‘解决方案’,但解决方案这四个字很容易沦为营销辞令,从宏观大势讲到产业机遇,最后还是为了推荐自己家的产品。”过蓓蓓坦言,“但汇添富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要解决投资者投全市场指数产品的困难,出发点是客户的真实需求。”
其次,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引擎。“汇添富的解决方案一直坚持自己研发,”过蓓蓓强调,“因为只有自己开发,你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哪些方向能够优化,要怎么去优化。” 为此,汇添富指数团队招聘了大量数理背景的毕业生,从零培养,将策略研发的核心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使得他们的策略模型能够不断迭代进化,而不是一个僵化的“黑箱”。
最关键的是,用实盘业绩说话。模拟回测的曲线再漂亮,也不如真金白银的检验。从2022年起,汇添富的行业ETF轮动、股债ETF目标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配置方案,陆续获得了银行理财等机构的专户委托。
过蓓蓓分享了一个为客户定制低风险策略的案例。2022年时,市场下行风险凸显,客户对回撤控制的要求极为严苛,汇添富团队借鉴海外经典模型,并针对国内市场特点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客户对这一策略的效果非常满意,甚至将这套策略理念融入了自己后续一系列的产品体系。
这或许就是“指能添富”三年征程中的一个鲜明注脚:它并非从主动到被动的转型,而是将主动投研的“渔”,转化为规则化投资的“渔具”。
在指数化浪潮中,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选择造更大的船,而汇添富选择成为那个精通水性的航海家,为船只绘制更精准的航海图,这或许就是“选股专家”在指数时代,最深刻的自我进化。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 《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电池50ETF属于较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进取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港股通创新药ETF、港股通科技30ETF、港股汽车ETF、新能源车LOF、消费ETF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科创债ETF汇添富属于较低风险等级(R2)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稳健型(C2)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相关基金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来源: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