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根据基金公司发布的截至11月17日的募集公告,本周(11月17日—11月21日)5个交易日中,33只新基金将登场,面向投资者公开发行。
26只扎堆在周一发行
具体来看,周一(11月17日)本周33只新发基金中26只扎堆在周一开始发行,占本周新基金的78.79%;周二有1只新基金启动募集,周三有6只基金开始认购。
从认购天数来看,本周新基金中,中航祥泰6个月封闭认购天数最长,达89天。在其之后,大摩中债1~5年政金债的计划认购天数为60天,中海港股通睿选和中海智选成长紧随其后,认购天数均为45天。此外,永赢国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国富恒安30天持有、长信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人保中证500指数增强等6只基金的认购天数在23天至33天之间。
整体来看,33只新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21.27天,较此前有所拉长。业内认为,这或与近期市场行情有关。中美关系改善预期兑现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上证指数于4000点附近震荡,或对新基金发行市场造成扰动。
本周新基金中,认购天数最短的是浦银安盛港股通消费和广发上证科创板100增强策略ETF联接,仅发售5天。中欧医药生物认购天数为7天,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计划募集时长为8天。
从募集目标来看,本周新发基金中,有18只明确了募集目标,占比过半。其中,5只基金将募集目标设定为80亿份,涵盖2只混合型FOF基金、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与1只增强指数型基金;而募集目标最低的为10亿份,为创金合信弘科和圆信永丰沪港深消费精选两只产品。
权益基金占主流
从基金类型上看,本周新基金中权益类基金担当“主力军”,共有22只,占本周新基金总数的三分之二。
其中,指数型股票基金有10只,占权益基金的45.45%。指数基金中有两只跟踪中证500指数的基金发行,为联博中证500指数增强和人保中证500指数增强。科创板相关指数基金也有两只启动募集,包括广发上证科创板100增强策略ETF联接和长信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港股基金同样是基金公司布局重点,永赢国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和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于本周开始募集。此外,还有部分高股息主题基金和北证50指数基金发行。
本周新基金中有12只主动权益基金,其中仅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其余均为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中,仅1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和1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其余均为股票仓位较高的偏股混合基金。
主动权益基金中,一方面,多只港股产品齐发,包括中海港股通睿选、圆信永丰沪港深消费精选、浦银安盛港股通消费等;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布局类型“多点开花”,有中海智选成长、摩根慧启成长、广发创新成长、建信科技智选等科技成长类产品,也有惠升均衡回报、中欧多元平衡等偏均衡价值风格的产品,反映出公募的差异化布局。
固收+和FOF产品持续上架
市场震荡中,固收+和FOF受青睐。
此外,本周新基金中仅有7只债券型基金,其中有2只同业存单基金和2只政金债指数基金。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债券市场连续下跌,债券基金尤其纯债基金发行热度明显下降。不过,进可攻、退可守的“固收+”基金相对而言较受关注,新发基金持续上架,兴银裕安增利和中航祥泰6个月封闭于本周启动发行。
此外,本周有4只混合型FOF产品集体上架。今年以来,随着权益市场企稳回升、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FOF也明显回暖,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全市场成立满6个月的477只FOF年内收益均为正,且平均收益率达14.29%。
另从规模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FOF规模合计达到1871.47亿元,相较去年末增长570亿元。这意味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不少投资者倾向于通过具有多元配置属性的产品来追求资产增值。与此同时,FOF在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热度也在攀升,进入越来越多基金公司的布局视野。
来源:中国基金报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