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地 通讯员 赵鑫 卢佳佳)11月15日~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启幕。郑州高新区携6项成果、7个案例组团参展,向全国教育同仁呈现高新教育“全域联动、多元创新”的实践格局,成为本届教博会区域教育创新的亮点之一。
此次参展的《红星闪闪亮:影视教育实践育人的16年探索》,是郑州高新区深耕素质教育的标志性成果。该项目聚焦区域教育实践痛点,以“红色育人、实践创新、协同发展”为理念,构建覆盖1~9年级的系统化课程体系,配套研发教学资源并融入日常学科教学,覆盖全区62所学校、10万名学生参与红色影视学习,成果辐射全国24个省份,凭借扎实成效斩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成为郑州高新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区域标杆。
展会期间,郑州高新区还受邀参加了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举行的“共享 共育 共创”协同育人“教联体”新生态建设研讨会。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副校长以《多维赋能 构建“教联体”视域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为题进行案例分享,针对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权责模糊、资源分散与空间割裂等问题,通过机制创新建立“一核二辅三中心”管理体系与责任清单,整合社区资源构建“三心三力”课程体系和“1公里资源圈”,推动家校社三方在责任共担、资源共用、空间共建中形成协同育人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连同上述案例,郑州高新区7所学校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成功收录进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理论与行动》一书,为全国教联体建设提供了“高新经验”。
接下来,郑州高新区将持续深化“区域统筹引领、校本特色赋能”的发展格局,以更开放的姿态汇聚资源、以更务实的行动深化实践,持续激活全区教育创新的内生动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