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Q3财报:外卖、京喜、京东国际正在发生关键变化
创始人
2025-11-18 10:19:22
0

文 | 窄播,作者 | 庞梦圆

这是《窄播Weekly》的第72期,本期我们关注:京东Q3财报及财报体现的其业务逻辑变化。

整体上,Q3财报及电话会呈现出:京东找增长的路径又在发生变化。

具体来讲,集团总营收增速,核心零售业务的收入增速、经营利润率同比都在提升:2025年Q3京东总营收2991亿元,同比增长14.9%(去年Q3的同比增速为5.1%)。京东零售营收为2505.77亿元,同比增长11.4%(去年Q3的同比增速为6.1%);经营利润率5.9%,去年同期为5.2%。

但与此同时,新业务(主要指外卖、京喜自营、海外业务)的收入和支出都在急剧加大:2025年Q3,京东新业务营收155.92亿元,同比增长213.7%。新业务运营亏损为157.36亿元,去年同期为6.15亿元。

且由于「对新业务的战略投入增加」,集团整体在2025年Q3经营利润为负11 亿元,去年同期为120 亿元;本季度经营利润率为负 0.4%,去年同期为 4.6%。(后续高管发言则进一步指出:新业务投入中,即时零售投入在Q3有所收缩,京喜和国际业务的投入在加大。)

综合电话会释放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京东的存量零售业务,除了致力于营收和效率提升,正积极寻找国补之外的新优势品类,目前押注的是日百里的超市、服饰、健康等类目。整体亏损扩大的三项新业务,各自的角色侧重点也正在变化:京东外卖的角色正从拉新引流,向供应链协同转向;京喜自营暂时接过了拉新大棒,海外负责新增长。

近几年,在外部环境几经变化的情况下,京东找增长空间的主要路径一直在变。因此,国补红利被拉平之后,外界对京东的关注也聚焦于:京东零售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外卖为代表的新业务,与京东核心零售的协同效应又有多少?

财报发布前,国际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士丹利曾预言「京东接下来12个月处境会比较艰难」,原因包括:国补红利消失后,原有的「增长引擎」熄火;京东外卖未长成第二个增长极;以及京东历来在新业务上的表现和对AI的「缺席」。

在我们看来,京东确实处在重新寻找增长路径的阶段,且因为环境巨变,原有的一些路径不再奏效,新的路径还在建立之中,这让京东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变得更加艰难。但这些艰难,不完全等于对京东的长期价值判断。

外卖:从拉新引流,向供应链协同转向

有美团的经验在先,外卖之于一个平台最核心的作用,就是拉新、高频带低频、给即时零售搭建基础设施。这是京东一开始的期待,因此前期高调入局,并勤于宣传其日均单量、用户数。

淘宝的入局打乱了一切。添油战况迅速升级后,京东参与竞争和用低价外卖拉新的投入成本被急速抬高。与另外两家比,京东外卖不再是有低价引流优势的一家。

Q3财报发布之前,行业已有数据表明,京东外卖的市场份额、日订单量都落下了一大截。据《晚点LatePost》,淘宝闪购和美团日均单量在7000-8000万单,京东则在 1100 万单左右。

体感上,无论在一二线城市还是在县城,街头上穿梭着的京东秒送的骑手数量都在减少。外卖服务商的经历更是直接,有服务商告诉我们,「京东外卖政策不稳定,服务商很难找到生存空间,不少服务商是赔钱的」。还有服务商说,「现在对于京东外卖已经不关注了。」服务商撤退,不是业务向好或业务扩张的信号。

实际上连淘宝闪购自己爬升到与美团日均单量不相上下的第二名,成本也是巨大的,包括但不限于:两个季度近500亿的资金实力和战略定力,以及有饿了么做基础,有淘宝平台这个更大的流量入口和更宽广的无限货架。

外卖无法再为京东大规模引流的情况下, 京东外卖转而强调GMV、客单价的增长和外卖UE模型的改善,以及生鲜供应链思路下七鲜小厨的发展。

这实际上是一定程度上的战术收缩。

不过,京东做外卖的短期打法变了,对外卖的长期期待却没有变。管理层一直在强调,京东外卖仍是京东的长期战略,要融入京东大生态,与京东供应链、物流产生协同,最终,「希望外卖业务能够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业务」。

从京东外卖目前的动作来看,所谓的协同,除了在定位上聚焦品牌、正餐外,在产品上推出自营外卖品牌「七鲜小厨」外,还包括把这些自有品牌的外卖以及最近宣布的自有品牌预制菜,通过外卖/秒送/线下等京东的各种渠道进行售卖。最终抓的,还是线上线下一体化或者大消费平台的机遇。

拉新交给京喜,新增长寄托于海外

外卖不再负责拉新之后,拉新重任很大程度上交到了京喜自营手中。另一个新业务京东国际,则负责探索新增长。京喜和国际业务也是撑高本季新业务投入的关键所在。

早在财报前的京喜自营两周年会上,京喜自营负责人祁婷就在会后交流中说,「在拉新领域,京喜起到了冲锋兵的作用。」

据官方介绍,目前京喜自营用户数量3.7亿,其中一半从未在京东上购过物,且京喜用户的留存率与复购率从业务开展第一年至今,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2025年,京喜自营交易额实现10倍增长。目标是未来一年再为京东吸引1.5亿新用户。

我们倾向于认为,京喜目前的价值,是为京东找到了用「极致低价」和「性价比商品」做拉新的方式,即所谓的零售老话「向商品要流量」。

模式上,京喜复用了京东自营的供应链能力,同时结合下沉市场消费习惯和厂货自身特征做了适应性改造:厂货不必入京东仓,从而省去一部分仓储成本;采销介入生产环节,通过换更有性价比的材料和包装、收缩功能等方式,进一步帮工厂降本;基于平台数据的更精准销量预估,可提高库存周转效率。最终在品质可控的前提下,做到厂货的低成本生产和高效率浮现,实现低价即流量。

这种基于供应链改造实现的极致低价或者性价比,已经被Temu全托管、SHEIN模式、阿里淘工厂模式等验证过。此次财报会,京东管理层也提到,「京喜进一步渗透到下沉市场,扩大了其商家和用户基础。」

至于另一项承担增长任务的创新业务——京东国际,大逻辑是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在刘强东的构想中,京东国际坚持本地电商、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卖品牌货,同时还要与亚马逊形成差异化,引入1000家中国品牌,在商品层面建立自己的优势。

核心依托的,除了京东自己的供应链、仓储物流优势,还有国内供应链出海的大机遇,国内品牌对出海的诉求,以及京东与这些品牌在国内已经形成的相互信任关系。

我们此前访谈过的人体工学椅品牌西昊,就是京东收购欧洲电商平台JOYBUY后,率先跟随京东出海欧洲的企业之一。西昊国际亚非拉战区总监陈卓提到,与京东JOYBUY的合作模式类似国内的采销,品牌只要把货发到京东国内仓,过关和海外交付、履约等,几乎完全交给京东负责。

陈卓形容京东出海,是带着国内本身销售就比较好的品牌一起「抱团出海」。与亚马逊相比,京东出海有国内品牌的差异化供给优势;与Temu和TikTok兴趣电商相比,也有品类和服务上的独特性。「长期做外贸的品牌,对抱团出海的模式都比较熟悉,很容易找到增长点」,陈卓曾对我们说道。

从官方释放的信息来看,京东Joybuy 已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试运营,接下来会持续丰富供给。京东物流、京东海外线下渠道,也在中东、东南亚、香港等地加速布局。

京喜和京东国际的角色,也符合管理层在财报中明确提到的,本季度投入较多的就是京喜和国际业务:「即时零售业务在Q3的投入环比有所减少,京喜和国际业务的投入与上一季度相比均有所增加」,以及「(京喜和国际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京东长期战略的重要支柱。」

京喜自营在两周年大会也明确表示,未来每年都会有100亿面向商品和物流的投入。京喜目前没有盈利,为提高盈利能力,已经推出出口转内销、大牌同厂、京喜甄选、京喜农场、王牌单品、京喜IPick等可提高客单价、价值感的新项目。海外,也注定是长期的投入项目。

那么对于京东新业务,接下来的关注点,就如摩根士丹利的叮嘱:看其何时能止损以及如何与核心业务产生协同。

自营继续扩品类,用超市、服饰接力3C家电

当然,整个京东的核心还是京东零售。从京东对外释放的信号和实际动作以及双11的传播重点来看,存量基本盘的发展重点,是通过找替代品类和对京东而言的新兴品类,来解决国补红利之后的零售增长动力的问题。

财报已经承认,国补带来的3C家电增长红利正逐渐减弱(当然,同时强调了京东在3C家电的优势依然稳固)。并且指出,「日用百货品类与广告服务收入增速较上季度进一步加快,二者将成我们重要增长引擎」。

日百是近几个季度都在强调的新重点,尤其是其中的超市、服饰、健康类目。

超市的发展逻辑没有大的变化。产品层面,始终是基于自营能力不断增强与品牌的共创关系、寻找新的潜力品类(如此前的酒水、母婴、家清等),通过性价比和差异化的产品提高效率;流通层面,依托不断扩大的线下布局(包括遍布多个省市的仓网系统),以及整个京东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进程,来提效。

日渐活跃的新品类(相较于京东而言),是京东服饰。

去年开始,京东服饰频繁与时尚行业互动,以增强自己的时尚气质。低调许久的章泽天也多次出席国外时装周、时尚晚宴,成为品牌大使。去年9月的伦敦时尚晚宴便是由京东举办,用以庆祝京东成为伦敦时装周亚洲官方线上零售合作伙伴。今年9月,章泽天还成为《VOGUE》旗下艺术子刊《VOGUE Art》客座总监,并登上该杂志11月刊封面。

同在今年9月,京东服饰还上线京东JD FASHION频道,强化在服饰领域的品牌心智。今年双11的传播中,已频繁出现JD FASHION在羽绒服、棉家居服、羊毛羊绒、冲锋衣等品类的交易数据。自有品牌京东京造,也于日前上新了摇粒绒、套头衫等多个经典款式的单品。

而包含超市、服饰在内,京东在整个日百品类的增长,与国内零售的变化大趋势不无关系。线下零售处在出清汰换期,对于京东这个大的采购商来说,恰是加大采购规模、提升行业地位的好时机。京东在线下的布局加速也有一定的抄底逻辑。

只是,从数据来看,京东扩大自营品类边界的一个显见隐患是:可能让京东变得更重。

从Q3财报给出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2025年Q3,京东集团的存货周转天数为35.8天,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58天,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8.3天。

对比前面几个季度,其库存周转天数从2024年Q3的30.4天在稳步提升,应付款项的平均天数有小范围上升趋势的波动,应收款项的天数也在被拉长。

这组数据大概率可以说明,随着京东自营扩品类,整个京东零售的库存本身在变多,机器在变重。尽管京东已经努力在保持运转速度,但仍处在资金、效率、规模的张力和自营能否扩边界的验证期。而自营的新探索,又关系到整个京东找增长的进度与方向。

相关内容

奥精医疗:11月17日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奥精医疗(688613)融资买入512...
2025-11-18 11:38:25
新华医疗:11月17日融券...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新华医疗(600587)融资买入146...
2025-11-18 11:38:24
医疗ETF:11月17日融...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医疗ETF(159828)融资买入62...
2025-11-18 11:38:22
恒生医疗:11月17日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恒生医疗(159506)融资买入925...
2025-11-18 11:38:21
美好医疗:11月17日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美好医疗(301363)融资买入773...
2025-11-18 11:38:15
融和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投资界11月18日消息,近日,融和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
2025-11-18 11:38:15
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
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度盛典以“智启未来·教育...
2025-11-18 11:38:12
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
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度盛典以“智启未来·教育...
2025-11-18 11:38:10
央广网MBA暨专业学位研究...
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度盛典以“智启未来·教育...
2025-11-18 11:38:07

热门资讯

新华医疗:11月17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新华医疗(600587)融资买入1465.79万元,融资偿还1531.1...
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学位... 2025央广网MBA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度盛典以“智启未来·教育强国 管理何为”为主题,将邀请各界...
汽车科技持续向前,领先企业场景... 来源:中国能源网 国元证券近日发布汽车行业周报:11月12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表...
邛崃大邑芦山共建巴蜀文旅走廊 ... 观点网讯:11月18日消息,成都于近日举行“共环邛崃山、共享西岭雪”文旅融合招商推介会,邛崃市、大邑...
猫眼娱乐(01896.HK)跌... 每经AI快讯,猫眼娱乐(01896.HK)再跌超2%,近三个交易日股价累跌逾一成。截至发稿,跌2%,...
从巴奴食材展看“云品出滇”:一... “沪滇同行·共赴山海”巴奴食材展云南篇2025年11月12日-15日在上海举行,聚焦高原特色农产品如...
股神巴菲特首次建仓谷歌,AI投... 11月18日,港股AI核心资产——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小幅走低,进一步筑底,盘中持续宽幅...
最新!日方竟向中方提抗议! 11月16日,中国海警1307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据共同社11月17日报道,16日上午1...
现金流NF:11月17日融资买...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现金流NF(159232)融资买入938.59万元,融资偿还962.1万...
免密支付隐藏安全隐患;手把手教... 消费者无需输入密码,便可从抖音直播间轻松下单购物;手持手机免密还可做到乘坐公交地铁扫码即走;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