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平台上刮起一阵“山苏风”,这款50元一斤的蔬菜成功出圈!
众多美食博主纷纷晒图分享,镜头里的山苏叶片宽大碧绿,形态像极了迷你鸟巢,博主们还忍不住花式安利,把它的美味夸得让人直流口水。
但它50元一斤的价格着实令人震惊,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云南网友评论“这不是我们的绿化带嘛”,瞬间引发热议,热度迅速攀升。
山苏到底是什么来头?
山苏的正式学名是巢蕨,属于铁角蕨科巢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山苏”这一亲切称呼,实则是我国台湾地区消费者为它赋予的别名。在云南它叫鸟巢蕨,它不是什么精贵的蔬菜,而是院子里、马路边的常见植物。
从分布范围来看,巢蕨属植物的“足迹”很广,广泛生长在亚洲、非洲、大洋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在我国,巢蕨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华南、西南等地,是当地常见的植物品种。
巢蕨的采摘方式很特别,和普通蔬菜整棵采收不同:它真正能做菜的部分,只有植株中间新长出的嫩叶;而且采摘时只需剪下嫩叶顶端,只要后续养护得当,植株还能继续长出新叶,实现“循环采收”。
巢蕨的嫩叶堪称“百搭食材”:既能放进火锅里涮煮,吸收汤底鲜味;也能简单清炒,保留本味;还能做成凉拌菜,口感脆嫩滑爽,这也是它能成为高档蔬菜的一大原因。
能否去绿化带薅点带回家吃?
打住!观赏植物≠可食用植物!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硬薅来吃不仅没滋味,还破坏环境。绿化带的核心作用是 “美化环境”,不是“种来吃”。它的生长环境、用药标准、植物品种,全都是围绕“好看好活”来的,根本没考虑“能不能吃”。
除了山苏,还有一些植物也是在一些地区是普通植物甚至绿化带,而在其他地区却变身昂贵蔬菜的,比如羽衣甘蓝、雁来红、青番茄、黄瓜花等。
羽衣甘蓝近年来凭着“健康超级食物”的铭牌火得发烫,身价也飙升,2024 年时收购价还只要0.8元/斤,平平无奇像普通野菜,2025年被茶饮品牌盯上,套上“超级食物”的包装后,收购价直接涨到3.5元/斤。
谁捧火了“超级食物”?
羽衣甘蓝、山苏,巴西莓粉、奇亚籽、姜黄粉这类能给年轻人的健康带来“确定性”承诺的食物越来越受青睐。它们被统称为“超级食物”,共同特点是被赋予了超越普通食材的“营养神话”,比如,拥有高抗氧化值、富含某种稀缺营养素、特定健康功效。
当下年轻人一边熬夜晚睡、爱吃重油重盐食物,一边又深陷健康和身材焦虑,而 “健康食物” 恰好击中了这种矛盾心理。
健身博主、美食博主和营养达人也是“健康食物”健康标签的重要背书者。他们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分享羽衣甘蓝沙拉、代餐粉等吃法,将其包装成“超模同款”“减脂神器”,借助自身影响力让绿菜的健康形象深入人心。
虽说咱不能去薅绿化带里的“冒牌菜”,但要是在菜市场、超市碰到正经卖的食用款,倒真能买份尝尝鲜。
你有没有在绿化带见过
这些“蔬菜”?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 海报新闻、科普中国、小红书
编辑/高杉
审核/李猛
终审/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