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近日发布,为基础教育大模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指导,将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广泛联合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业研发单位、教研机构及中小学一线教师,通过多轮调研和技术讨论,并结合教育教学规律与场景需求,形成系统化、可操作的技术框架。
该标准提出,基础教育大模型需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教育数据的结构化处理,实现对教育内容的深度理解、生成与推理。标准所提出的框架包括支撑模型运行的基础设施层,覆盖教材资源、知识图谱与教学记忆池的数据与知识层,以及在预训练基础上进行多种针对性微调的模型层,同时强调大模型在“教、学、育、评、研、管”关键环节中的应用能力,确保其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综合育人、智能评估、科学教研与教育治理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此外,该标准强调了安全性要求,参考国家最新政策文件,确保系统应用的安全可控。
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将有助于提升基础教育大模型的技术成熟度和应用适配性,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撑。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