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首届重庆高校未来影像教育创新论坛暨2025重庆市高校摄影协会年会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光影山城·智见未来”为主题,聚焦重庆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建设需求,来自全国影像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高校师生近700人参与。活动通过主题演讲、校企签约、技术工坊等形式,共探数字时代影像教育创新路径,为重庆影像教育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校协携手搭台 共绘影像教育新蓝图
开幕式上,重庆移通学院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何先刚表示,学校坚守“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创新实施“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正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未来,学校将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协同,搭建影像教育创新平台,赋能重庆乃至西部影像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高校摄影协会会长李曼则点明了论坛的核心价值。“AI生成、虚拟制作正重塑影像行业,使之从‘记录眼前’变成‘创造未见’!”她表示,协会正推动影像教育从传统技艺传承转向跨学科创新实践,而本次论坛正是这一转型路上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搭建一个汇聚思想、引领学科的平台,让影像教育实现从‘教技术’到‘育生态’的深度变革。”
签约授牌+大咖论道 解锁影像教育新方向
致辞结束后,签约授牌仪式促成多项重磅合作,让论坛“含金量”十足。李曼会长代表重庆高校摄影协会、梁少锋校长助理代表重庆移通学院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同时,重庆市高校摄影协会常务副会长吕忠民为“东溪书院影像创作基地”正式授牌,由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谢银平上台接下这座连接的桥梁,共同期待未来在这诞生优秀的作品。

授牌仪式(学校供图)
主论坛环节,四位学界与业界权威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主题演讲。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胡一梁,分享了《面向千万行业的大视听大传播实践教学生态构建与实践》,为影像教育跨界融合提供新思路;电影《流浪地球2》《非诚勿扰3》虚拟拍摄总监、北京数字米仓科技有限公司CEO米春林,以《虚拟拍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银幕奇观到影视未来》为题,拆解虚拟拍摄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行业应用;上海电影职业艺术学院院长褚亮,结合实践探讨《高校未来影视技术教学探索及实践》;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著名高空摄影师、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正坤,则带来爱国主义摄影与航拍主题演讲“红星照我去战斗”,用镜头故事传递家国情怀。
影片首映创新 成果亮点纷呈
随后,重庆移通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院长王芳分享了学院的育人实践。学院紧跟数字时代步伐,构建起“学院赋形、书院赋魂、产院赋能”的育人新范式,与重庆市高校摄影协会共建“未来影像研究中心”,将虚拟制片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实践。她特别提到全国高校首部虚拟拍摄科幻动作短片《光合作用》:“这部片子是‘教学即创作、片场即课堂’的生动实践,也是我们校企协同、师生共创的育人成果。”
备受期待的全国高校首部虚拟拍摄科幻动作微电影《光合作用》也在现场重磅首映。该片依托重庆移通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的好莱坞级VP虚拟制片影棚,以“科技赋能影视教育”为核心,由校企协同、师生共创模式完成,展现了虚拟制片技术深度融合高校教学的实践成果,形成“教学实践—成果输出—资源反哺”的良性循环,为全国高校影像教育创新提供“移通样本”。
据悉,论坛后续还将推出三大特色分会场:电影级虚拟拍摄全流程实践教学研究工坊、重庆影视传媒相关企业就业专场双选会、未来影像创新讲堂,持续推动学术交流、创作实践与产教融合深度落地,筑牢影像教育的区域根基。(来源:重庆移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