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挑战赛暨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自然教育线路发布会,发布了4条研学线路,适合青少年、亲子、老年人等不同人群参与。该教育线路的发布也意味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与文化资源,首次系统性地转化为标准化、分龄化的自然教育体系。

“如今,突破传统课堂教育局限,让青少年在真实的生态场景中践行科学探究越来越重要。”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表示,在此背景下,国家动物博物馆推出了4条研学线路,在推动更多青少年走进国家公园、了解自然保护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核心区合理利用,成为青少年成长的“自然育人课堂”。

记者了解到,这4条研学线路均位于大熊猫的“老家”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作为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该区域拥有602种模式物种、4000米垂直生态梯度等独特资源。围绕宝兴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动物博物馆发布青少年生态科考营、生态经济学科探索营、熊猫亲子营、银发活力营不同线路,匹配不同年龄段人群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融合了生态观测、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内容,实现“在保护中学习、在学习中保护”的教育目标。上述自然教育线路涉及的重要研学点位也一同公布,包括青衣江、宝康线、东拉山、戴维故居、蜂桶寨、锅巴岩、夹金山等,公众可跟随教育线路一览“世界动植物基因库”的魅力。

此外,发布会上还启动了“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挑战赛”活动。赛事紧扣生态保护核心议题设置三大挑战方向,围绕“科学探究能力、生态责任意识、跨学科创新力”三大核心维度,让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小鹏汽车美股盘前跌超4%
下一篇:10月汽车消费额同比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