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核销率不足30%!”:抖音、美团价格战漩涡中,如何避免“赔本赚吆喝”
账本上,团购订单的数字看着喜人,后台核销的红点却稀稀拉拉。平台抽成、超低折扣,每一单都像在割肉;引流来的客人,抢完特价抹嘴就走,像阵风,留不下半点痕迹。更扎心的是,自家门店像个临时舞台,顾客来来往往,热闹是平台的,账单和冷清却是自己的。这感觉,像精心备了一桌好菜,客人却只打包了最便宜的那道凉菜。不是顾客太精明,是你的“吆喝”,只换来了一地鸡毛,没换来真心回头。

一、价格战泥潭:流量狂欢下的“三重绞杀”
卷入平台低价厮杀,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暗藏杀机:
1、 “流量费”贵过黄金,利润薄如纸片?
动辄20%以上的平台佣金,叠加骨折折扣,算算账:一份原价100的套餐,团购59.9,平台抽走12块,物料人工成本50块,到手竟是负数!这流量,引来的不是财神,是吞金兽。
— 热闹的订单数字背后,是老板们咬着牙的“赔本赚吆喝”。
2、“羊毛党”狂欢,真心客难寻?
超低价像块强力磁铁,吸来的是谁?多半是哪里有便宜就往哪里钻的“羊毛党”。他们手机里存着几十张待核销券,心思只在“薅”不在“品”。
— 指望他们记住你的味道、你的服务?难!核销率低、复购率更低,成了这场流量游戏最苦涩的果实。
3、命脉系于平台,自家“蓄水池”干涸?
流量入口、顾客信息、消费喜好,统统捏在平台手里。活动一停,流量骤降,门店立刻“打回原形”。辛苦一场,钱没赚到,自己的客气没攒下,反而把命门交给了别人。
— 这感觉,像在别人的地里种庄稼,收成多少,全看地主脸色。
——症结浮出水面:
盲目追求平台流量,用超低价换来的,是短暂虚假的繁荣,是利润的严重透支,是顾客忠诚度的空白,更是自身发展命脉的失控。

二、破局之道:从“引流”到“锁客”,打造自己的“流量护城河”
跳出“低价—引流—流失”的死循环,关键在于将平台的“过路客”,转化为自家的“回头客”。这需要一场精心的“流量转化战”:
1、设计团购:从“便宜”到“值得”,埋下回头引子
1〉套餐不是“大甩卖”,是“体验入场券”!
杭州一家创意菜馆,把“双人餐”设计成“招牌三宝尝鲜套”(包含三道必点招牌小份+特色饮品),价格适中而非最低。顾客一次尝到精华,满意度飙升,核销率冲到85%,复购率是普通套餐的2倍!好套餐要让人“尝到甜头”,而非“占尽便宜”。
2〉“钩子产品”+“利润产品”巧妙组合
别把镇店之宝打到骨折!用一道高人气、成本可控的引流菜做“钩子”(如秘制小酥肉9.9元),搭配正价利润菜品推荐。顾客冲着“钩子”来,却被正价菜的口味征服,下次自然为利润产品买单。你的套餐组合,是“自杀”还是“钓鱼”?
3〉限时限量,制造稀缺与紧迫
“每日限量50份”、“周末专享特惠”,比无底线的低价更能刺激有效核销和到店转化。稀缺感让人不想错过,紧迫感推动尽快消费。

2、核销瞬间:不是终点,是“私域引流”黄金起点
1〉核销台=私域入口!简单一步,价值千金。
顾客核销时,店员一句自然提醒:“扫码加咱们门店福利官微信/进专属群,下次到店出示,这份‘隐藏菜单’上的XX菜立减10元哦!” 配合一个设计精美的小卡片。实测表明,这种基于即时好感的引导,加粉/进群率远高于冷冰冰的“关注公众号”。
2、核销礼”:低成本,高感知,锁客第一步。
核销成功,即时赠送一张“下次消费满XX元可用”的精致小券,或一份当季特色小食试吃(如一小杯新品杨梅饮)。花费无几,却让顾客离店时手里多了一份“下次再来”的念想,嘴里留着“还想再尝”的余味。你的核销礼,是敷衍还是心意?
3〉记录偏好,为精准运营打基础
店员在核销时简单观察记录(如:点了辣锅/带小孩/对某菜赞不绝口)。点滴积累,汇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后续的唤醒和推荐才有据可依。

3、私域深耕:把“流量”变“留量”,构建稳固后院
1〉社群≠广告群!打造“价值感”与“归属感”。
某社区烧烤店的老板,每天在群里分享一条“食材小知识”(如“如何分辨新鲜牛肉”)或一个“独家蘸料配方”,偶尔发个限时秒杀。群友觉得有用、有趣、有归属,自发晒单、约饭,复购和带新水到渠成。你的群,是顾客想屏蔽的“牛皮癣”,还是乐于参与的“小圈子”?
2〉精准唤醒:懂他,才能打动他
别群发“全场88折”!基于首次团购记录:点了酸菜鱼的顾客,三天后收到一条信息:“上次的酸菜鱼火候还满意吗?本周会员日,凭此信息加一份手打鱼丸(鱼汤绝配)只需X元!” 这种“懂你”的推送,回购率是粗暴群发的数倍。唤醒密码,就藏在顾客上一次的选择里。
3〉会员体系:轻量化、高价值、强粘性
抛弃复杂的积分规则!设计如“月卡”(固定折扣+免预约特权)、“招牌菜通行证”(XX元享招牌菜N次优惠购买权)。让会员身份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便利和尊享感,顾客才愿意绑定。

三、立竿见影:三步行动,告别“无效团购”
道理清晰,关键在行动。聚焦三点,快速见效:
1、明天就优化你的“引流套餐”
1〉审视: 现有团购是“大甩卖”还是“体验券”?利润是否被严重侵蚀?
2〉调整: 加入1-2道能代表你水准的“钩子”或“招牌”小份,提升价值感;设置合理的限时限量门槛。
3〉测试: 上线新套餐,观察核销率、复购率变化。
2、72小时内,升级“核销体验”
1〉设计话术
培训店员,在核销时自然引导顾客加微信/进群,强调后续专属福利(如“隐藏菜单”)。
2〉准备“核销礼”
设计制作一批成本低、有吸引力的“下次可用”小券或特色试吃品。
3〉启动记录
让店员开始有意识地记录核销顾客的简单偏好(口味、人数、反馈)。

3、深耕你的第一个“种子社群”
1〉建群
从最近一周核销的顾客开始,邀请入一个专属福利群。
2〉提供价值
每周固定分享1-2条实用内容(菜品故事、烹饪技巧、本地美食资讯),穿插少量独家福利(如群内秒杀、新品试吃报名)。
3〉用心互动
老板/店长亲自在群内解答问题,回应反馈,营造“家”的氛围。
平台的流量海啸,裹挟着机遇与风险。
无底线的低价,换不来忠诚的顾客,只会掏空自己的根基。真正的赢家,懂得借平台的“势”,更懂得筑自己的“城”——用精心设计的体验作为“钥匙”,用真诚用心的服务作为“磁石”,把匆匆过客,牢牢锁进自家生意的“温暖港湾”。
当顾客核销完团购,手里捏着专属优惠券,手机里加入了有温度的福利群,心里盘算着“群里说的那个隐藏菜品,下周带朋友来试试…”——你的这场“流量争夺战”,才算真正打出了价值,打出了未来。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学习进步。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餐饮行业知识。
下一篇:中国代表团发言人“带货”环保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