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 勇争先
冷凉蔬菜铺就富民路
“菜蓝子”鼓起“钱袋子”

今年,大通县农业农村局紧扣“挑大梁 勇争先”工作要求,锚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目标,全力推动冷凉蔬菜产业提质扩能,让这一特色产业成为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农民增收的“钱袋子”。如今,大通县高原冷凉蔬菜产业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围绕产业集聚,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构建“一核引领、一带融合、两翼协同”的蔬菜产业空间格局,推动蔬菜生产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目前,全县已建成千亩标准化蔬菜基地6个、百栋以上设施蔬菜基地14个,培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7家,配套建成设施农业园区28家、日光温室3295栋。202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8.1万亩,冷凉蔬菜年产量24.9万吨,分别占全省、全市蔬菜产量的15.7%、37.1%,40余种菜品覆盖辣椒、甘蓝等主流品类,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品牌培育与市场拓展上,县农业农村局靶向发力“提质育牌”,打造出城关豆苗、新庄黄瓜等6个单品特色基地。同时,通过“农超对接”“北菜南送”等模式拓展销路,今年以来冷凉蔬菜省外销量达17.2万吨、产值4.1亿元,还成功认定4个供港蔬菜基地,让我县蔬菜走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广生说:“我们始终牢记绿色发展是底色,将高原冷凉蔬菜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抓手。通过建设绿色标准化基地、打造特色品牌,我们的蔬菜成功获得了全国高端市场的广泛认可。这正是产业能累计带动近4万名农民就业增收的关键,真正让群众的‘菜篮子’变成了致富的‘钱袋子’”。


产业红利正精准滴灌到农户手中。在城关、新庄等蔬菜主产区,基地务工、合作社联动等带农模式成效显著,已吸纳长期农民工3800人,带动临时性用工超3.56万人次,累计促进3.94万人实现就业,农民工总收入突破4920万元。如今,大通县冷凉蔬菜产业不仅筑牢了县域农业发展根基,更将县农业农村局“挑大梁、勇争先”的担当,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来源:大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