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20日讯(记者 王宁)为普及健康知识、关爱长者健康、增强公众健康意识,11月19日,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在中英街举办“榕树下·深港‘榕’合 ‘医’路同心”深港居民义诊活动,依托“榕树下”品牌为社区居民特别是长者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医疗服务,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推动深港融合的暖流在这条百年老街上持续传递。

百年榕树,见证深港“医”家亲
中英街,位于深圳盐田沙头角与香港北区交界处,街长约250米,宽3至4米,是一条海内外闻名的历史街道。街内一棵百年榕树巍然屹立,气根垂落,独木成林,象征着深港两地同根同源、枝干相依的深厚情谊。
在义诊启动仪式上,盐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施培瑶在榕树下向居民介绍:“这棵榕树就生长在我们中英街社区健康服务站的门前,它见证了这条百年老街的变迁。在南方,榕树被视为常青树、健康树,也寄托着深港居民之间深厚的情感。今天我们选择在它身旁开展义诊,正是为了共同守护健康、传递关怀。”他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医疗服务的延伸,更是深港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榕合”取自“融合”谐音,寓意深港两地不仅医疗协作、资源互通,更是民心相通、情感相融。医院计划将“榕树下”义诊打造为常态化品牌项目,每年定期举办,持续为两地居民提供服务。

多科室协同,守护居民健康
义诊现场设置了心内科、口腔科、中医康复科、内分泌科、护理部等多个专业科室,围绕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等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服务,并提供中医体质辨识、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体验,切实回应长者群体的健康需求。
在检测区,居民有序接受心脑血管功能、血压、血糖等检查,医护人员耐心解读报告;口腔科医生借助专业设备为长者筛查龋齿、牙周病等口腔问题;中医师通过脉诊与问诊,为居民提供个性化调理建议;内分泌科医生专注糖尿病等慢性病答疑;护理人员则对长期服药老人进行用药评估,排查潜在风险。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室设置充分考虑了居民实际需求,“例如口腔科服务,因在香港预约周期较长,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

为方便港籍居民沟通,现场提供粤语与普通话双语服务。中药茶饮区飘来的阵阵药香,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卡点”。中医科根据岭南气候特点,配制了秋季润肺茶、健脾祛湿茶等养生茶饮,不到两小时即发放完毕。中医科医护人员表示,茶饮配方契合本地体质特点,居民接受度高。

DIY香囊制作区也吸引众多居民参与。五款配方、二十种药材供选择,居民可亲手制作安神、提神、防感等不同功效的香囊。在互动中了解中医药文化,体验手作乐趣。活动还准备了内含养生锤、茶包等物品的健康福袋,实用贴心,受到居民喜爱。这场汇集了多科室专家的义诊活动,在短短两小时内就为近200位深港居民提供了健康服务。

港籍居民陈伯在体验中医艾灸后表示:“这里就诊方便,医生还教我一些日常穴位保健方法。”不少港籍居民通过义诊感受到内地医疗服务的便捷与温暖。居民沙先生谈到:“把健康服务送到中英街,送到深港居民身边,非常实际。大家都是同住一条街,同饮一井水。”
深港“医”线牵 健康零距离
作为服务深港居民的重要医疗力量,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持续关注港籍居民特别是长者的健康需求。中英街社区健康服务站负责人陆露丝介绍,社康站以其“便利、价低、免排期、节假日照常开诊”等特点,为居民提供接地气、高效率的基层医疗服务,让深港居民享有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

近年来,社康站创新引入港式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诊室按国际及香港全科标准设计,医护人员均通过英国皇家家庭医学会相关认证,可为居民提供港式全科诊疗、慢病管理、赴港疫苗接种、跨境转诊协作等特色服务,有效促进深港医疗资源衔接。
“通过引进香港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与管理经验,我们实现了港籍居民医疗服务体验的‘无缝衔接’。”陆露丝表示,经过系统培训的本地家庭医生均已上岗,有效提升了社区健康服务的专业性。

中英街的榕树,见证着历史变迁,也定格了今日深港居民共同守望健康的温暖画面。此次义诊,是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将优质医疗服务送至居民身边的务实举措,也为两地居民增进交流、共享健康搭建起一座桥梁。医院将持续深化“榕树下”品牌健康服务,使之成为连接深港、守护民生的常态化平台。深港两地同根同源、枝叶相依的情谊,在这绵绵不绝的健康守护中,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