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汽车已成“快消品”?| 新京报专栏
创始人
2025-11-15 03:51:39
0

▲汽车终究不是快消品,是用户的“长期伙伴”。图/IC photo

在燃油车为主导的时代,“一年推出小改款车型,五年进行车型大换代”是汽车行业默认的发展节奏;但进入电动化时代后,“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成为行业主流趋势,部分品牌甚至对同一车系采取激进策略,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便推出三款新车型。

《中国新闻周刊》近日报道了这一汽车 “快消化”的新现象。技术迭代是行业迈向进步的重要信号,但产品迭代过快,对用户和厂商以及行业都未必是好事。

汽车短期内不会成为“快消品”

汽车终究不是快消品。因为,汽车的核心价值始终在于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与高耐用性,是用户的“长期伙伴”,需陪伴用户应对各类复杂路况与恶劣环境,承担守护用户安全的责任。

汽车成为“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可丢弃”的快消品,至少从目前看,全社会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因为,汽车成为“快消品”,需要满足一系列复杂的前提条件。

首先,技术上要彻底普及模块化、标准化。车身、电池、电机、芯片等得像电脑配件一样标准化,坏了或落后了可以快速更换,而不是整车淘汰。

生产上要实现极高的自动化,汽车制造极其高效,单车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才能支撑“快消”的频率;电池寿命问题彻底解决,更换成本极低;软件升级完全取代硬件迭代。

其次是经济条件,汽车价格极度平民化,均价只占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二手车市场高度发达,快速贬值的车辆有足够消费群体接盘,汽车金融工具更加普及。

还有社会与观念条件:包括出行方式的重大转型,环保与回收体系的健全,消费者心态的转变等。

很显然,以当下中国的整体发展现状看,还不支持汽车走向“快消化”,汽车依旧会保持“耐用品”的核心属性,是家庭长期持有的重要资产。

汽车迭代已超出技术发展速度

条件还不具备,汽车产业却出现“快消化”倾向,其背后恰恰反映了产业发展的某些深层矛盾和转型特征。

新能源汽车崛起初期,就有很多人将生产智能汽车与生产智能手机进行比较,认为未来造汽车就像造手机那么简单。

确实,新能源车在摒弃传统发动机之后,主体无非就是系统+电机+电池,跟手机有很多相似之处。造手机的华为、小米等都纷纷涉足汽车生产,雷军还说“现在造车比当年造手机容易很多”。

在软件定义硬件的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汽车产品的迭代速度,这是产业进步,也是事实。

但现在汽车“快消化”反映的却是产品迭代过快,已完全超出了技术发展速度。部分企业一年之内推出的新车型数量,可达十几款乃至几十款,但销量却无法跟上。为了快速推新品降成本,个别企业甚至降低了产品的环保要求。

这反映出整车厂商在新能源车时代打法上的不适应。过去依赖单车高毛利+长生命周期,但在新能源格局下,价格战和规模战迫使车企不断推新。

某种意义上,当前一些车企在学习手机厂商的打法:快速上新、型号分层、以规模摊薄成本。但结果却是消费者和二手车市场一起承受了“快消化”的后果。

严防车企借“快消化”动歪脑筋

过去上百年,传统汽车基本上没有大的产品变化,但新能源与智能化却为新能源汽车带来强烈的代际差。

电池续航、智能驾驶芯片、车机系统等,每隔1—2年都有明显提升。这导致消费者对汽车的“心理寿命”缩短,即使已购车辆本身尚能使用,但对比新车的各种新功能,也会觉得“落伍”。

这反过来促使汽车厂商抓住这种心态不断推出新品。而这其实也是手机产业的一种营销手法,但造成的实际后果就是产业内卷加剧。

另外,电池技术、补能体系、智能驾驶法规等都在快速演化,这使得新能源车产业链也必须快速变化,导致“过渡性”产品过多,也造成了“快消化”的假象。

因此,所谓汽车“快消化”,本质上是智能化和新能源转型加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幻象。这既反映了产业尚不稳定,也说明消费者和厂商都在探索新的价值平衡。

产业仍在洗牌期,导致产品寿命被迫缩短;厂商内卷严重,车企通过快速迭代维持热度,导致市场透支;消费者心态转变,导致对汽车产品的定义向电子产品靠拢;二手车市场承压,残值率(企业预估固定资产在折旧年限结束后可回收价值占原值的比例)快速下探,导致消费者产生“快消化”错觉。

种种原因叠加,使汽车市场看起来正在走向“快消化”,但最终,汽车市场还是要回归本质。

在当下,对消费者而言,需克服“新品焦虑”的绑架。对车企而言,要克服市场短期诱惑,与其搞“海量上新”,不如潜心打造精品,深耕技术创新。对行业监管而言,既要鼓励创新,又要守住底线,严防车企在“快消化”假象面前动产品品质的歪脑筋。

撰稿 / 信海光(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相关内容

秦泽涛: 在积分的“沙海”...
人物档案 秦泽涛 【年龄】45岁 【职务/身份】上海金保证网络科技...
2025-11-15 05:04:37
12306 会员积分将能升...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中国铁路今日官宣,10 月 20...
2025-11-15 05:04:29
记者调查消费积分乱象:商家...
法治日报记者 韩丹东 “今年年初,我在某知名家电品牌线下门店买了冰...
2025-11-15 05:04:27
真假难辨 警惕AI带货“李...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当下,在短视频平台或者是直播平台上购物成了...
2025-11-15 05:03:56
谢某某穿“警服”带货,被拘...
9月17日晚间,云南耿马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 近日,我局接群众举...
2025-11-15 05:03:54
京东全国首家大型 折扣超市...
本报讯(通讯员高长安)8月16日,京东旗下国内首家大型折扣超市在涿...
2025-11-15 05:03:54
市场低开企稳,不含金融地产...
截至2025年11月14日 10:05,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9...
2025-11-15 05:03:51
主力榜丨同类流出金额最大!...
11月14日,自由现金流ETF(159201)报收1.22元,收跌...
2025-11-15 05:03:50

热门资讯

秦泽涛: 在积分的“沙海”里掘... 人物档案 秦泽涛 【年龄】45岁 【职务/身份】上海金保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家乡...
京东全国首家大型 折扣超市落户... 本报讯(通讯员高长安)8月16日,京东旗下国内首家大型折扣超市在涿州君悦广场开门迎客。 京东折扣超市...
多家银行公告严禁信用卡资金炒股 钛媒体App 8月19日消息,8月份以来,有多家商业银行公告,明确表示严禁信用卡资金用于炒股。8月1...
财报小知识:什么是现金及现金等... 在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时,投资者常会关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这一指标。它出现在现金流量表的末...
AI支付时代,支付巨头们的洗牌... 1119 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刚刚结束,一个名叫雨果·德·帕英的法国骑士和他的八名同伴,共同创立了一...
广州知名老牌商场,招牌起火 昨晚(9月14日),网民发布视频显示,广州友谊商店(环市东店)的门面招牌起火,着火位置在“商”字上。...
连云港海州:首店经济加速消费能... 近日,泸溪河、盒马鲜生、UR服饰、巴奴火锅等一批现象级热门品牌首店集中签约落地连云港海州区,覆盖新中...
景顺长城基金的恒生消费ETF(... 11月14日,恒生消费ETF(513970)报收0.986元,收跌1.3%,成交金额1.55亿元。换...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1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10月份...
告别售后成本黑洞:一套专业售后...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售后服务早已不再是企业的成本中心,而是驱动增长、塑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