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上,小罐茶作为官方唯一指定用茶亮相全球,其多元饮茶体验赢得政商界瞩目。然而,很少有人想到,这个扛起中国茶出海大旗的品牌创始人杜国楹,曾因背背佳、8848等项目被贴上“智商税收割者”的标签。而如今,他通过默默扎根茶行业13年,用重资产布局、标准化革新,书写着一场属于“最后一次创业”的产业救赎。

1973年出生于河南农村的杜国楹,师范毕业后当过中学化学老师,后辞职投身商业。1997年,他以5000元买下“矫姿带”专利,打造“背背佳”,借电视广告一年狂销4.5亿元,25岁即成亿万富翁。此后,好记星、E人E本、8848钛金手机接连问世,每个品牌都精准踩中时代消费痛点,他也因此被称为“营销鬼才”。

但“五年一卖”的模式也让众多争议伴随而来,他也被贴上了“干一票就跑”的人设标签。39岁时,杜国楹深感“梦想破碎”,决心开启“最后一次创业”——投身完全陌生的茶行业。彼时,中国7万家茶企出口茶仅卖2美元/斤,而进口茶却高达3-5美元,这也让他决心打造出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茶品牌。
2016年,小罐茶高调上市,央视“大师作”广告刷屏,2018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但随之而来的是舆论风暴。然而,比舆论更残酷的是行业围剿,标准化改革触动行业利益——茶圈KOL不满“玄学品鉴”被打破,传统渠道商抵制明码标价冲击“看人定价”潜规则,小罐茶陷入内外夹击。

面对质疑,杜国楹开始转型。他坦言:“过去营销是1,产品是0;现在产品是1,营销是0。”小罐茶开始彻底告别轻资产模式,转向重资产深耕:投资建设8家初制厂,在黄山打造智能工厂,设备投入1.5亿元;组建专业团队,4年走访全国茶区,研发投入超2.8亿元。为实现标准化,他联合IBM开发AI挑茶机器人,突破“茶叶不能水洗”传统,研发鲜叶清洗技术,确保品质稳定。
2024年小罐茶十二周年发布会上,杜国楹公开致歉:“为‘大师作’造成的误解郑重道歉。”他无偿开源135项制茶专利,并推出平价子品牌“小罐茶园”,价格降至100-300元/斤,一泡茶成本仅1.5元,覆盖大众口粮茶市场。产品线也从高端礼茶延伸至智能泡茶机、无糖即饮茶,构建全场景矩阵。截至2025年,小罐茶拥有2105家专卖店、5000多家分销网点。

小罐茶的成功,在于重构茶行业逻辑。传统茶业“有品类无品牌”,价格混乱、价值模糊。小罐茶则将茶叶从农产品变为标准化工业品,通过清晰定价解决送礼“价值不清”痛点,让茶成为可衡量的心意载体。
如今的杜国楹,已是扎根产业的“茶圈老杜”。他在浙江大学开课,担任黄山发展顾问,提出“三泡茶理论”:25岁前喝奶茶,25-35岁喝茶饮料,35岁后回归原叶茶,推动茶融入现代生活。其黄山工厂年缴税超7500万元,带动近300人就业,树立茶业工业化标杆。

2025年,52岁的他进军5元无糖即饮茶市场,直面农夫山泉、三得利的红海竞争。他坚持“倒做逻辑”——先定口感再量产,愿为赛道拓展“亏损三年”。
从争议人物到行业脊梁,杜国楹用13年完成自我救赎。他说:“创业终极是为行业与时代留痕,我愿为中国茶拼尽后半生。”在流量易逝的时代,时间终将证明:真正的品牌,靠的不是营销神话,而是产业深耕与长期主义。
广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