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春11月18日消息(记者郭明彤)日前,吉林省正式出台《“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立足“医、药、游、文、康、养、吃、住、购、研”多要素协同发展理念,明确提出全力打造“康养吉林”品牌,将吉林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行动计划》以量化指标为牵引,围绕“项目培育、场景融合、产品丰富、文化赋能、品牌推广”五大重点任务,构建起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发展框架,确保融合发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项目是融合发展的“压舱石”。《行动计划》明确推动各地谋划建设一批中医药文旅特色项目,将其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内容,并建立省级重点项目库,提出2027年前入库企业不少于30家的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集聚,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项目。
场景融合是提升体验感的关键抓手。吉林省将聚焦旅游景点、温泉企业、旅游度假区、休闲街区、滑雪度假区等特色文旅场所,推动实施“适医化”改造,同时支持中医药机构、中医药企业、中医药博物馆等开展“适旅化”升级,让中医药服务更贴近游客需求。根据计划,三年内全省将打造30个中医药特色融合场景,实现“游中有医、医中有养”的良性互动。
在产品开发上,吉林省将围绕群众健康需求,推出中医药康养套餐、主题旅游线路、药膳美食系列等多元化产品,构建“看中医—吃药膳—享疗愈”的完整消费链条,满足不同群体的健康旅游需求,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从“单一治疗”向“全周期康养”延伸。
文化赋能让融合发展更有温度。《行动计划》提出,将推动中医药演艺、非遗体验、文创商品进景区、进街区,通过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打造文化集市、开展文创大赛等载体,让群众在旅游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通行证”。吉林省将围绕“医旅同行,康养吉林”品牌,整合新媒体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广,讲好吉林中医药文旅融合故事,不断提升“康养吉林”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举办中医药文化宣讲员大赛,推动中医药文化服务精准进驻景区、文旅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重点场所,实现“游览即体验、休闲即养生”的场景渗透。
为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地,吉林省将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专业培训,推进场景适老化、适旅化改造,同时建立督导调度机制,支持各地配套出台相关奖补政策,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推动中医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