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苏的薛女士来到某超市
向店员购买
100张面值1000元的购物卡
总计10万元
由于薛女士的购买面值太大
销售梁洁便要求她提供
个人有效身份证件
或企业相关资料
薛女士无法提供上述信息
且对于自己买这么多购物卡的
用途也无法说清
这下引起了梁洁的警惕
梁洁向超市值班领导反映该情况后
最终选择报警

扬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会同
广陵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立即行动
在超市附近将薛女士拦下
经详细询问
薛女士这才道出实情
原来,薛女士浏览短视频时
看到了一则“国家教育退费”的广告
想到自己之前读过大专
就私信对方是否能退上大专的学费
对方表示可以
便将薛女士拉入了一个群聊
发送了一条来源不明的链接
声称完成任务即可退费

做第一和第二单任务时
对方都发来了一个二维码
要求薛女士扫码转账
后薛女士收到了对方的转账
收益1200元
伴随获利
薛女士彻底放下了防备之心
于是接受了第三单任务
即购买10万元的购物卡
并将卡密刮开拍照给对方
幸好被店员发现和民警及时拦截
才避免了薛女士的巨额损失
超市购物卡具有不记名属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购买购物卡并发送卡号和密码的方式进行电信诈骗。购物卡一旦被消费,挽损困难,这也成为“洗钱”的一种形式。超市经营者在面对群众购买大额购物卡时,应询问核实相关情况,提醒客户谨防诈骗,如发现存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扬州警方
来源:经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