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活动
时间:12月13日-14日上海
形式:会前训练营+高峰论坛+展位交流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了解详情】
11月18日,上市公司永和智控(002795.SZ)发布公告,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孙公司昆明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100%股权,首次挂牌底价不低于3593万元。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由于交易对方尚未确定,目前无法判断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根据公告,截至评估基准日2025年7月31日,昆明医科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245.39万元,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3592.77万元。评估增值347.38万元,增值率10.70%。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昆明医科肿瘤医院营业收入为1157.78万元,营业利润为-535.24万元,净利润为-659.48万元;2024年度,昆明医科肿瘤医院营业收入为3581.84万元,营业利润为-529.63万元,净利润为-496.75万元。

图源百度百科
永和智控表示,本次公开挂牌转让昆明医科100%股权目的为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如本次交易顺利完成,公司将不再持有昆明医科股权,昆明医科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公开资料显示,昆明医科肿瘤医院是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同时是全国连锁专科医院,核定编制床位130张。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永和智控第四次公开挂牌转让旗下肿瘤医院资产。
在过去十二个月内,公司已先后挂牌转让:达州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95%股权,首次挂牌价2767.64万元;凉山高新肿瘤医院有限公司70%股权,首次挂牌价936.53万元;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73%股权及成都永和成对其1493.50万元债权,首次挂牌价1493.50万元。
据企查查信息,上述四家医院为公司旗下的全部医疗资产,这意味着永和智控正在剥离医疗业务。
据财经媒体报道,公司控股股东曹德莅自2019年任永和智控实控人后,三次筹划易主告败。在控制权交易落空后,公司便迅速开启“卖资产”模式。
跨界转型,此前曾收购多家亏损医院
永和智控创立于2003年,这家于2016年4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企业,也是跨界转型大健康行业大军中的一员。
公开资料显示,起初,永和智控主要从事水暖管件、阀门等以及其他流体控制设备及配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受盈利下滑影响,2019年,公司拓展了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等医疗业务,后又通过增资扩股涉足光伏产业,拥有阀门、医疗、光伏三大产业。
就医疗服务板块而言,永和智控旗下有昆明医科肿瘤医院、达州医科肿瘤医院、西安医科肿瘤医院及凉山高新肿瘤医院,均为收购而来。
2020年是永和智控的转型元年。这一年,永和智控分别宣布收购达州医科肿瘤医院(2020年1月)95%股权和昆明医科肿瘤医院(2020年9月)100%股权,参股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新设重庆华普肿瘤医院(目前显示已注销状态)。同年12月,还公告拟3150万元现金收购凉山高新肿瘤医院70%股权。
2021年,永和智控转型医疗的决心似乎更为强烈。这年6月、10月公司先是两度公告宣布退出流体智控业务,聚焦业务于医疗健康产业,预计将不低于4.3亿元的交易资金,全部投入医疗产业。
同年11月,永和智控又发公告,拟作价5.3亿元出售旗下永和科技100%股权,盘方为制霸科技,后者系上市公司原实控人应雪青旗下企业。由于该资产为永和智控核心业务,营收占比高达93.04%,一旦交易完成,永和智控几乎只剩“空壳”,很快在深交所的问询函下被“叫停”。
此外有消息称,永和智控曾经还投资过一家厦门永和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不过目前该医院已显示“注销”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永和智控先期收购及参股的3家肿瘤医院都有一个共同点,收购时均处于亏损状态。
达州医科肿瘤医院作为永和智控在国内医疗服务领域的第一个落地项目,有数据显示,2018年亏损942万元,2019年前三季度亏损801万元,公告转让价为8860万元;昆明医科肿瘤医院2019年亏损近829万元,2020年上半年亏损348万元,公告交易对价1.08亿元。
至于西安医科肿瘤医院,“看医界”通过企查查查询发现,自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永和智控通过旗下子公司成都永和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五批次“增持”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持股比例从约9.1%一路增加到73%。
此前公告显示,2020年和2021年1-7月,该院营收分别为2.6万元、11.63万元,同期亏损则为628.7万元和72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94.8万元、-217.23万元。原预测2023年开始实现盈利,但未能如愿。
2024年5月,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更是被曝拖欠多名员工工资,医院负责人称经营不善,为避免更大亏损,已停工停产。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