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宇
11月20日晚,五洲交通(SH600368,前收盘价:4.28元,市值:68.89亿元)因财务核算及信息披露违规,接连收到广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和上交所监管警示函,四名时任高管同步被追责。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应声大跌,截至11月21日发稿,五洲交通跌超6%。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然而,在这一系列问题中,投资者显然不应为公司的违规行为买单。
五洲交通的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不规范和未履行拟聘任董监高诚信档案查询义务两个方面。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在商贸业务中部分业务收入确认依据不足,且错误适用总额法进行确认,导致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此外,公司未按规定查询拟聘任董监高的诚信档案,暴露出其在内部管理和合规意识上的严重不足。这些违规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利益。
从市场反应来看,五洲交通的股价大跌是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和未来发展的担忧所致。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8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2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0.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15%。核心收费公路业务毛利率逐年下滑,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违规行为无疑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
投资者不应为公司的违规行为买单,这是市场的基本共识。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管理层有责任确保公司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五洲交通的“双违规”行为,反映出公司内部治理的缺陷和管理层的失职。公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财务核算和信息披露,重建市场信任。
同时,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和处罚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也能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五洲交通而言,此次事件是一个警示,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合规经营,提升治理水平,以实际行动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投资者在面对此类事件时,也应保持理性,密切关注公司的整改进展和经营动态。市场是公平的,只有那些真正重视合规、积极整改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五洲交通若能以此为契机,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未来仍有改善的空间。但在此之前,投资者不应为公司的违规行为买单,市场也不会为违规行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