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全球汽车市场,这几年变化真快。两年前日本品牌全球销量超两千万辆,占比百分之二十五点三,欧洲品牌两千零九十一万辆,份额百分之二十五点八,中国品牌当时占百分之十九点五,销量一千五百八十万辆,主要靠国内市场,出口刚起步。到二零二五年,市场格局彻底反转,尤其是电动车领域,中国品牌势头迅猛。

先说日本品牌,当年靠丰田、本田、日产撑着,丰田单卖一千零五十万辆。二零二五年份额下滑到约百分之二十二,因电动车起步慢,丰田仍推混动,纯电车型少。丰田集团九月全球份额百分之十二点四,靠亚洲和美国拉动,欧洲、中国丢地盘,日产掉出前十,本田砍全年预期,日本靠出口吃饭,关税和竞争让日子不好过。韩国品牌现代起亚占全球百分之七点五,电池技术强但份额不如日本。

欧洲品牌当年份额百分之二十五点八,靠豪华车高利润。但转电动慢,电池产业链弱。二零二五年上半年份额降到百分之二十四,中国品牌进欧洲销量翻倍到三十四万七千辆,抢了份额,欧洲车转型难、智能化落后,销量压力大。

现在重点说中国品牌。二零二五年全球份额冲到百分之三十一,销量近两千八百万辆,生产和消费均占全球百分之三十以上。新能源布局早、产业链全是关键,比亚迪卖了四百二十七万辆,吉利、长安等占中国市场一半以上。国内份额达百分之六十八点八,出口二零二四年五百八十六万辆,二零二五年预计六百五十万辆,欧洲增长百分之九十一,电动车全球第一季度卖四百万辆,中国主导电动市场份额超百分之五十。

这变化不是凭空来的,电动时代电池是核心,中国有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技术,供应商前十占半壁。十年前中国车被说抄袭,现在比亚迪出口在部分市场超特斯拉,竞争力实打实。
全球销量二零二五年预计九千万辆,主要靠中国拉动。未来中国份额或达百分之三十五,电动转型决定成败。二零二五数据看,中国车不是问号,是主角。虽有贸易战等风险,但中国车接地气、性价比高,选项多,变化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