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汕尾市船员权益保障中心共建协议》签订仪式在汕尾海事局举行,标志着汕尾市首个船员权益保障中心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了解,该中心挂牌于汕尾海事局,整合工会、海事、司法、人社等多方资源,为航运企业和船员提供权益保护、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多元解纷等“一站式”服务。此举是汕尾市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推动航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回应广大船员现实需求、构建水上和谐劳动关系的创新实践。
船员作为推动航运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长期面临职业风险高、维权渠道窄、法律支援难等问题。汕尾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近年来航运业发展迅速,船员队伍不断壮大,建立专业化的船员权益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保障中心挂牌运行后,将设立专门政务窗口和服务热线,实时接收船员办事与咨询需求;整合共建单位法律顾问资源,通过电话、平台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同时建立“多元解纷机制”,由各单位联合开展纠纷研判、分流转办、诉调对接和司法确认等全链条服务,切实做到“矛盾不出港、化解在基层”。
汕尾海事局局长翁利先表示:“保障中心将推动船员服务从‘营造体面’向‘依法维权’深化,做实做细船员‘娘家人’角色。”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李惠文在成立仪式上指出,汕尾市船员权益保障中心是全市首家设立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向船员群体的服务平台。她提出三点愿景:一是坚持“党建带工建”,通过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和选树先进典型,强化思想引领,引导船员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坚持“维权与服务”并重,搭建沟通桥梁并提供精准帮扶与多元活动,致力打造船员信赖的“职工之家”;三是推动“共建共治共享”,联动多部门构建一站式权益保障机制,高效回应船员诉求,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接下来,各成员单位将紧扣航运发展和船员实际需求,发挥共建合力,持续推进船员维权与服务机制创新,助力汕尾航运高质量发展和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为汕尾打造“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注入海洋新力量。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余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