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普陀区的曹杨商城
曾是上海西北片最大的百货公司
承载了众多市民的记忆




此前报道:
陪伴上海人超70年
小修小补里藏着的是老百姓的生活
11月15日是曹杨商城闭店改造前的最后一个营业日,下午4点,商场内不少货架已清空,但氛围却并不冷清。一些老顾客专程赶来,并非为了“捡漏”,而是为了与相熟的营业员道别,再用手机拍下商场内最后的模样。
“我在曹杨住了这么多年,从小就喜欢跟爸妈来这里买东西。最喜欢商场的便民服务,裁缝铺、眼镜店、钟表维修……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这里修。”居民李云云语气中满是不舍,“那家开了十多年的裁缝铺,老师傅的手艺我们都信得过;还有那间开了快三十年的珠宝改造行,帮多少老邻居修复过首饰……听说要改造了,心里真是舍不得,所以特地再来看看。但也盼着它焕然一新,变得更漂亮。”

服务不断
温情不减
始建于1952年,作为曹杨地区承载了73年记忆的商业地标,曹杨商城今天起正式启动为期约18个月的焕新改造。与寻常的“关门谢客”不同,商场此次提出了“闭店不打烊,焕新再出发”的理念,力求在物理空间暂停营业的过渡期内,通过多元化服务保持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为全新回归蓄力。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改造期间,曹杨商城将通过线上小程序、临时服务点等方式持续提供服务,并将在曹杨影城一楼设立顾客服务中心,听取居民对改造的意见和建议,后续还计划在曹杨影城六楼开展市民课堂。
曹杨商城有限公司总经理盛颖莹介绍,这些举措就是为了让“曹杨商城”四个字在老百姓的记忆和生活中不消失,“虽然闭店,但情感和服务温度不减。此外,针对居民需求较高的裁缝、钟表维修等便民服务,我们已经与商户积极沟通,期待他们在商城焕新后回归,继续服务周边居民。”

老店新愿景:
扎根15分钟生活圈
对许多老曹杨人而言,曹杨商城远不只是一处购物场所,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不一定每天都来,但记忆中必定存有属于曹杨商城的片段。”

谈及老店升级的初心,盛颖莹表示,这源于国企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担当。“改造不只是业态升级,而是基于社区商业特质的重新出发。”未来,曹杨商城将紧扣“15分钟生活圈”定位,在保留传统便民服务的同时,引入更丰富的业态。“我们想成为居民家门口那个走过路过,总想进来兜一圈的地方。”
在业态规划上,一方面将持续服务好“一老一小”核心人群,另一方面将引进兼具亲民价格与优良品质的品牌。更新后的曹杨商城将更多元,既引入时尚元素吸引年轻人,也保留老字号和国潮品牌维系情怀;既布局连锁餐饮满足日常所需,也规划针对老年群体与亲子家庭的培训及文化休闲。在空间营造上,建筑风格与动线设计将广泛吸纳居民与社会各方的建议,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打造一个集社区邻里中心、社交中心与文化中心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解敏 张龙
编辑:唐梦葭
编审:周春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