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茫,就是不想做小事,只想做大事!今年“超长双11”终于落幕了,这场就是京东、天猫、苏宁易购,以及海尔、美的、海信、格力、TCL、长虹、奥克斯、方太、老板电器等少数品牌商和平台商盛宴的商业大促,再次释放两个信号:一是家电产业的两极分化局面已经不可扭转,弱肉强食的走势只会愈演愈烈;二是在这场速度与效率的比拼之中,拼的不只是综合实力还有面向市场的耐力和面对用户的真诚。
不过对于家电产业来说,无论是上半年的618大促,还是下半年的双11大促,在促销周期越来越长,以及促销商品价格越来越低的背后,是单一促销活动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正在全面衰减。也就是说,面对一线市场的竞争和抢夺,家电厂商不能只是“一门心思”拼速度、拼效率、拼实力、拼体力。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聚焦用户拼诚心、拼耐力、拼价值和利益创造力。
接下来的家电市场争夺,希望众多家电厂商在追求“速度快、极致效率”的全价值链经营提质增效的过程中,还需要搞清楚三点:一是面对奔跑、狂奔,在成熟的行业,慢也是一种快;二是面对AI、数字化,有人情味、真诚付出才更有价值底蕴;三是家电市场从来不只有一面,也不只有上涨,还有横盘调整和下跌,必须要学会适应各种变化。
本周,家电行业的热点是双11大促落幕后的市场盘点,可以说是有喜有忧,但与大多数家电厂商无关,更多中小厂商希望在双11之后可以抢夺一轮市场蛋糕。同时,美的集团家电业务的人事再现密集调整,这也是为了应对2026年度的市场竞争和消费变化;万和探索公司治理去家庭化短短2年多便遭遇变数,职业经理人总裁赖育文离职,为公司未来转型再添变数;在阿里推动下,在彩电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海信与小米,却在大屏电视的运营上探索合作,这是好的趋势和变化。
对于家电这样一个成熟的行业,所有家电厂商需要做的,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微不足道”却可以深入人心的小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打动用户赢得商家的细节入手,从实从容走好每一步!
到2050年全球制冷需求涨两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2025年全球降温观察》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制冷需求可能增加两倍以上,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达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接近2022年水平的两倍。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口扩张、收入提升、极端高温频发及低收入群体依赖低效制冷设备等因素驱动。与此同时,这将推动家用空调、暖通空调、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伏空调等产品的市场稳定。
对此局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议采用“可持续制冷途径”,重点关注被动制冷技术(比如优化墙壁和屋顶设计、遮阳、改善通风等)、低能耗以及将风扇和空调结合使用的混合制冷方式等。若这些制冷方式得以广泛采用,到2050年与制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预期水平减少64%,30亿人可免受愈演愈烈的高温天气影响,能源成本可节省17万亿美元,同时避免高达26万亿美元的电网投资。
前三季度冰箱市场线上跌线下涨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冰箱市场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与消费分层趋势下,展现出鲜明的“双轨制”发展特征,即线上与线下渠道在规模、均价、品牌竞争格局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整体市场在结构性调整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奥维云网数据,线下渠道累计规模达到291.21万台,同比增长4.25%,背后是体验、高端产品的转型。线上渠道规模为1361.42万台,同比下滑6.52%,表明线上低价红利见顶。其中,线下市场均价稳居高位达到6960元/台,同比持平;线上市场均价仅为2179元/台,同比下跌3.84%,价格下探趋势明显。
前三季度空调市场整体增长减弱
奥维云网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空调市场整体增长动能明显减弱,空调销量达6583万台,销额规模为2023亿元,尽管销量保持一定韧性,但销额增速已回落至个位数区间。尤其在第三季度,受九月零售端表现疲软影响,市场节奏显著放缓:当季零售量同比微增2.9%,零售额却同比下降0.8%。
进入三季度,空调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拼低价成为企业争夺份额的核心手段。在多重促销政策与渠道补贴的推动下,厂商纷纷下调终端售价以吸引消费者,导致整体均价持续下探。市场主力机型的1.5匹挂机表现尤为典型:其线下零售均价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3780元,骤降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3188元,累计跌幅高达15.7%。柜机及其他匹数挂机产品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调,线下产品结构整体呈现“向下迁移”趋势。
天猫双11大家电前三海尔美的小天鹅
2025天猫双11(10月15日-11月11日)品牌成交排行榜出炉。快消、服饰、运动户外、家享生活、3C数码、玩具潮玩、宠物、食品生鲜、汽车、珠宝饰品、天猫国际等行业的领跑品牌、商家出炉。
大家电榜单中,海尔、美的、小天鹅依然稳居前三,小米冲入前四,今年新上榜的方太、西门子、华凌势头强劲。小家电品牌排行榜中,美的、石头、米家占据前三。
苏宁易购双11县域家电迎高峰
苏宁易购发布双11消费洞察:10月9日至11月12日,主要家电品类结构性升级持续加速。在一二线市场,近六成消费者选择融合AI功能的新趋势家电;在县域市场,双11销售规模同比增长48%,多品类实现销售倍增,干衣机、洗碗机、净饮机成为最受欢迎的“新三大件”。新机潮叠加双11,苏宁易购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同比增长63%、222%、374%。从地域维度来看,上海、北京、南京、成都、西安成最热消费城市。
作为双11家电消费主阵地,苏宁易购联合头部品牌加码“真惠补”等补贴政策,精选行业前沿产品,落地一口价补贴模式,以新供给、新底价助推新质家电普及。双11期间,苏宁易购85吋以上大屏电视销售占比超62%,15套以上嵌入式洗碗机占比超67%,零嵌、平嵌冰箱销售占比超九成。当前主流消费从功能刚需进阶品质生活,家电消费市场进入场景化、个性化升级新阶段,并积极拥抱“新务实主义”,追求好体验和质价比兼得。
京东双11订单量增近六成发力海外
双11落下帷幕,京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59,平台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带电商品是京东的传统优势品类,平台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3C数码AI产品迎来爆发,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大屏AI手机同比增长150%,AI眼镜、AI音箱、AI家庭存储同比增长100%;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送装一体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
今年双11期间,京东全球售核心数据实现爆发式增长,在其全球售业务重点覆盖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地,成交额与订单量均实现同比超100%增长;跨境包邮服务升级覆盖的13个国家,成交额同比增长突破300%,平台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0%。
小米海信大屏广告团队谋求整合
浙江智屏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30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以及人工智能软件开发、计算机硬件批发等业务。浙江智屏由三大主体共同持股:杭州智屏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7%、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8%、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穿透股权关系,三家股东背后分别对应阿里巴巴、小米与海信。
杭州智屏科技为电视淘宝的运营主体。电视淘宝是阿里集团旗下OTT业务,核心提供OTT直播电商、营销等相关服务。小米与海信的广告团队已完成并入新公司的整合工作,实现资源与渠道协同,相关业务由小米销售团队主导。不过现阶段,双方底层广告投放系统及终端硬件仍保持独立运营。
美的集团家电业务再现人事调整
美的集团发布智能家居事业群人事任命决定:赵磊不再兼任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8月底其已升任美的智能家居事业群总裁。最新文件显示,柏林任美的国际美洲区域总裁,此前美的集团公告称其卸任集团副总裁职务。
此外,美的家用空调、冰箱等事业部也迎来新总裁,人事调整密集。其中,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由曹志杰担任。曹志杰空出的美的冰箱事业部总裁职位,则由90后销售出身的宋姚担任。此前还任命张玉龙为中国区域副总裁兼线下业务总经理,此前张玉龙担任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总经理职位由冯林担任。胡斯特任家用空调事业部海外产品开发中心主任、范军强任家用空调事业部创新研究院主任、邢志钢任微波和烤箱事业部产品中心主任。
容声冰箱亮相上海国际果蔬展
2025中国(上海)国际果蔬展览会,迎来一位“特别”的参展者容声冰箱。作为国内家电行业领军品牌,容声通过跨界融合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冰箱不仅是食物的“储藏箱”,更是果蔬的“生长舱”。
上海国际果蔬展览会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上海万果易鲜会展有限公司(万果会)共同主办,专注于新鲜果蔬领域的贸易对接和产品技术展示,是国内领先的新鲜果蔬全产业链专业贸易展,吸引了近2万名专业观众到场观展。
万和电气职业经理人赖育文辞职
万和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非独立董事、总裁赖育文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据悉,赖育文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及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任何职务。目前,赖育文所负责的相关工作已完成有序交接,其辞职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公司董事会将尽快提名合适的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提交股东会选举审定。
赖育文是万和电气的首个职业经理人。近年来为谋求转型,作为老牌家电品牌的万和电气开始摒弃家族式管理道路,探索职业化、走年轻化新模式。今年9月,在万和电气32周年品牌战略暨航天新品发布会上,赖育文还官宣公司未来的战略愿景——专注于热水与采暖赛道,并向能源管理公司转型,最终成为一家世界级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并正式发布了全新的“1211”产业战略。一个月后赖育文便辞职离开,引发外界对于万和电气转型的热议。
老板电器食神大模型取得国家备案
近日,老板电器食神大模型通过国家大模型备案,至此已完整取得安全备案、算法备案及大模型备案三项关键资质,行业唯一实现“备案大满贯”,这标志着其在合规性、安全性与技术先进性上获得国家层面的全面认可。这一成果的达成,是企业对三项备案层层严格审核门槛的突破,也是其对自身技术攻坚与合规建设能力的印证。
根据国家人工智能监管要求,安全备案和算法备案是AI产品上线运营的基本要求,而大模型备案则是国家对其系统完备性与创新力的更高层级认定,审核标准更严格,难度更大。食神大模型是目前厨电行业唯一实现"备案全满贯"的大模型,为行业树立了高标准发展的典范。未来,依托这一完备的资质体系与领先的技术能力,食神大模型将在智能厨电、个性化营养膳食等领域持续释放价值,为提升生活品质、推动产业升级贡献可靠力量。
美的碳足迹管理平台获首个权威认证
由美的自主研发的“PCF(Product Carbon Footprint)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获得TÜV南德意志集团和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两家权威认证机构认可。美的分体式空调等产品顺利通过审核,并获颁发产品碳足迹证书。这标志着美的集团成为业内首家实现“平台开发-评价体系构建-评价认可-核算应用-产品碳足迹认证”全链路闭环的企业。
今年10月,由美的联合多家行业企业、认证机构共同编制的团体标准T/CAS 1134-2025《电子电器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评价指南》正式发布,为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的建设及评价提供了系统化框架。随后,TÜV南德与CVC威凯依据该标准对美的产品碳管理平台开展现场核查,并颁发评估认可证书。
市值蒸发300亿极米科技艰难转型
曾登顶科创板的“中国投影仪一哥”极米科技,正处在盈利回血与股东“放血”的拉扯中冲击港股IPO。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3.27亿元,同比微增1.99%,归母净利润7965万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但市值较上市高点仍蒸发超300亿,仅剩76亿元。
2025年前十个月,极米股东合计减持近9亿元,联合创始人廖杨在10月计划清仓离场,大股东百度此前已累计套现9.15亿元。财务隐忧成为减持背后的关键是上半年应收账款增至2.7亿元,存货达11.5亿元,短期借款暴增至6.1亿元,流动性压力凸显。整个投影仪市场陷入“量涨价跌”怪圈:3LCD 4K产品价格跌破3千元,500元以下机型占据线上主流。极米被迫跟进降价,短焦投影均价从1.54万元骤降至6600元,直接拖累业绩。
京东集团第三季度收入达2991亿元
京东集团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总收入达2991亿元(折合约42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已形成多引擎驱动的增长格局,未来面对带电品类受以旧换新政策高基数影响的情况,京东将深挖日用百货与广告服务的增长潜能。
分品类看,日用百货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8.8%,增速约为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商超品类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服装鞋帽品类收入同比增速是行业均值的8倍;外卖等新兴业务收入更是同比激增214%,且环比二季度增长进一步提速。服务收入方面,本季度同比增长30.8%,增速为近两年之最,其占总收入比重也提升至24.4%,创下历史新高。
索尼2025财年Q2净利润增长7%
索尼集团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实现销售收入31079亿日元,同比增长5%;营业利润达4290亿日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3114亿日元,同比增长7%;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较去年同期增加0.7个百分点。
索尼各业务板块中,音乐业务增长最为显著,销售收入达5424亿日元,同比增长21%;营业利润1154亿日元,同比大增28%。主要得益于《鬼灭之刃:无限城篇》在全球视觉媒体及平台业务上的强劲收入,以及录制音乐和流媒体服务的持续扩张。影像与传感解决方案业务同样表现突出,销售收入6146亿日元,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1383亿日元,同比大幅增长近50%。增长动力来自移动设备和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销量提升及产品结构优化。
声明:家电圈所有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