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白毫银针明明很贵,为什么不好喝?”
第一眼看到这段困惑的时候,默默在心里给它点了个赞。
这个问题真的是问得很直白,也问得很真实。
是一位光风霁月心境的茶友,才敢于直抒胸臆的困扰。
同时,这个问题也问得很尖锐,很深刻,起码,它揭示了一个很多人想问,但又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或者想问,但不好意思问出来的问题。
毕竟,并不是人人都喝过真正高品质的白毫银针,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舍得去买高品质的白毫银针。
于是,有些人喝到不好喝的白毫银针的时候,第一反应并不会是“这款白毫银针有问题”,而是,是“怪我不懂得欣赏白毫银针的美”。
其实,自我反思是好事。
但太过于相信茶掌柜,一遇到问题就自省,并不是个太好的现象。
在当下茶行业直播间牛鬼蛇神当道的世道里,喝到不好喝的茶,多质疑一下茶掌柜,是一种生物本能。
应该被推祟与保护。

2、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很贵”的白毫银针,却“不好喝”呢?
当然是因为,品质不好。
贵的东西,不说肯定十分非常好吧,但至少,不会太差,它至少要对得起这个价钱,否则一定会被退货率搞到头晕脑胀加灰头土脸。
行业里那些上了妆扑了厚厚的粉看上去还气色晦暗的男(女)主播就是最好的例证。
那么,明明属于“很贵”范畴的白毫银针,却被评价为不好喝,抛开消费者不懂得冲泡、胡乱冲泡的操作技术性失误,就只有一个原因,品质不好。
现实就是,如果你买到的“不好喝”的白毫银针,恰巧还十分便宜,比市场上白毫银针的普遍零售价还低上一大半,买一斤甚至还送上一大堆的焖茶壶保温杯焖烧壶泡茶工具十件套......那这款白毫银针,便极有可能,属于品质较差的范畴。
细想一想,一款茶如果品质真好、如果真的很好喝,为什么还要赠送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
好喝的茶,品质好的茶,产量肯定是好的——好吃的菜都是小锅炒出来的,大锅炒出来的菜肯定不如小锅好吃。
就像一位面容姣好性情温和温柔贤惠的姑娘,她愁嫁么?
不愁的。
媒人一定争相踩断她家的门槛。
但是,她的家人居然主动来向你热情推销她,并且许下若干好处与偌大一笔聘礼,你会不会怀疑这其中有猫腻?
肯定有诈啊。

3、
品质不佳的白毫银针,会有哪些问题呢?
其一,产区不正,非福鼎白茶的正统产区,非白茶的正统产区。
比如产自一个十分的高,高到可以拼命渲染它的海拔,却需要拼命掩饰它的树龄只有不到十年的茶区。
这种茶区,原本是不产茶的。
它原本是个林场,或者,原本只是种菜的菜地,或者种果树的果园。
白茶行情不好的那些年,它们在其它的领域,风生水起地种植着其它的植物,为主人创造不菲的收入。
到了2008年白茶复兴之后,到了2018年白茶行情疯涨之后,这些地方,开始改弦更张,砍掉其它的植物,种起了茶树。
由于,它们的地块,原先并非种植白茶的,也就是说,在先民那里,这些地块没有被选择用于种植白茶,足见这块地,是不适合种植白茶的。
我们的先民,祖祖辈辈致力于农耕,由于不具有现代化农业的先进工具与设备,他们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环境的要求极高。
要求不得过于暴晒,也不得过于阴湿;不得过于敞阔,也不得过于封闭;不得土壤过粘,也不得土壤没有养分....
总之,要求高得很。
总之,留下来的那些在当年没有被选为种茶之地的地块,明显并非种茶首选。
地理条件不好,种下去的茶树,也生不出好的养分来。
这种地方产出来的白毫银针,虽然看上去针模针样的,但一喝,毫香弱淡,甚至还有点微微发苦。
喝下之后五分钟,那股清淡的苦味,还在嘴里缠绵着,化不开。
其二,树龄低。
树龄低的白茶树,树干并不粗壮,叶脉极为纤细,向上输送养分的能力十分弱,大家为了抢资源,只能拼命多长一些芽头,多抽出一些嫩枝条,向上抢夺顶端优势。
于是芽头多了,养分分散了,每一颗芽头当中的营养成分都不多。
这种芽头制成白毫银针之后,当然,喝起来并不好喝。
寡淡无味,只有一点甜甜的汤。
完全对不起白毫银针“白茶明珠”这四字褒奖。
其三,工艺不佳。
夏天的时候村姑陈走访了一圈其它的茶区的茶,嗯,第一感受就是,还是福鼎的白茶好喝。
其它产区的白茶,也不是不好,就是,跟老S手做的福鼎白茶一比,它们真是不好喝。
滋味淡,这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缺陷;毫香弱,这是第二个缺陷;茶不耐泡,这是第三个缺陷;汤水有淡淡的苦味,这是第四个缺陷;香气单一,这是第五个缺陷.....
这些缺陷,大部分是因为工艺不好,没做日光萎凋或者雨水天做茶而导致的。
全程阴干的茶,不够鲜爽,不够敞亮。
不是不好喝。
只是,不能对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4、
白毫银针明明很贵,为什么不好喝?
这句话问的,也许是并不是零售价很高的白毫银针。而是那些顶着白毫银针光环,但品质却达不到白毫银针要求的,李*白毫银针*鬼。
它们是便宜的,粗制滥造的,擦边球的“白毫银针”。
并不是真正的,世人称颂的,“白毫银针”。
这种白毫银针界的李鬼,行走江湖的唯一招式就是,便宜。
比正常市价便宜4/5,还送一大堆杯子壶子盘子碗碟.....
买这种白毫银针,看上去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其实是亏的——拿到手的所谓白毫银针,又不好喝,又不耐泡,养分与内质还十分单薄,尤其还发苦,尤其苦味还久久化不开、酱在舌面上.....
喝了它,不但享受不到白毫银针丰富的养分,还让人的口腔十分地不舒服。
用再便宜的钱买了它,都不值当。
都是亏钱。
还不如用同样的价位,入手一斤或半斤优秀的有机白露茶。
有机白茶持证上岗,童叟无欺;有机白茶养分丰沛,干净鲜香;有机白茶汤水清润,柔滑稠糯;有机白茶喝了放心,没有负担....
且将旧来意,怜取眼前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