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芽
又一年双11落下帷幕。
虽然消费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但在年度线上消费的版图上,双11依然是最大规模的消费节点,始终能掀起强劲的消费浪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5年双11购物节全网电商销售总额为16950亿元,同比增长14.2%。在多次阶段性统计中,天猫稳居综合电商销售额榜首。

数据来源:星图数据
GMV之外,历经十七年的双11,早已不只是由促销机制拉升集中消费的单一逻辑,而是成为洞察当下年轻人消费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
“我现在已经不会盲目凑单,而是在双11把自己平时就计划好要买的东西,集中性下单”,蓝蓝是一位资深的双11党,几乎每年都会在双11期间囤货。但今年,蓝蓝的购物车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大瓶大瓶的护肤品,也不是成堆的卫生用品,而是做了很久成分功课的面霜、是种草了好久的流浪包。
很多细微的平台榜单变化,更直观地反映出:当下年轻人的核心消费态度不再是所谓的低价或平替,而是从“我”出发,以实用、悦己、近场为驱动进行消费决策。
更进一步来看,成分党的盛行、细分品类的崛起,说明消费者不再是以品牌作为关键决策,而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深度学习、多家对比,找到某个品类中最适合的品牌或商家;潮玩店铺的快速增长、运动户外的流行等,则意味着消费者更愿意为兴趣和情绪消费;今年另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即时零售的爆发式增长,激发了消费者的碎片化消费需求,让消费更近一步,今年双11酒水的增长正是得益于此。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诸如“牛马们最近取悦自己Top.1的消费是什么?”的高热度帖子。

剁椒将进一步拆解这届双11中年轻人的“我”消费,背后有哪些共通的情绪,又带动了哪些品牌和品类的成长。

选择愈丰富,消费者愈理性。
这是当下年轻人呈现出来的一种消费状态,面对琳琅的货价、层出不穷的品牌,消费者反而理性了不少。下单前倾向于深度学习,横向对比产品指标、原料表、价格等,在众多同类型产品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性价比之选。
这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对成分的研究和选择上,尤其是在美妆护肤领域,消费者尤其注重核心成分、关键技术,甚至是带着批判的视角在分析。

美妆护肤向来是双11的热门消费赛道,多个数据报告显示,淘系美妆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易观双11观察报告,双11主要平台成交额淘系美妆占比46.2%、全网第一;来自久谦的数据报告显示,在淘系、京东、抖音三大平台,淘系美妆成交规模占61%,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其中,“科学护肤”赛道的爆发是一大亮点。所谓成分党、功效党是当下美护行业的流行趋势,这两年很多品牌也都在此发力,持续投入研发,创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观察双11榜单,很多快速增长的品牌,基本都有各自的核心成分或主推功效。多重胜肽复配、高浓度玻色因等成为热门成分;而且相比单一功效,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美白+抗敏”、“保湿+除皱”等复合功效的产品,例如主打“保湿+抗皱”的OLAY超红瓶面霜、开卖两小时销售额就过亿,修丽可8月新推出的AGE精华,预售4小时即售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牌、新锐品牌能崛起的关键,就是当下消费者非常清楚自身护肤需求,也热衷于查阅资料了解产品逻辑、作用机制,不会只选择大牌、更不会盲目信任一些品牌的过度宣传。
另一方面,这种专业的消费态度也体现在细分品类的选择上,除了大众熟悉的品牌,今年在不少小品类中跑出了多匹黑马。
今年天猫双11,302个新品牌拿下趋势品类第一,其中14家新品牌成交破亿,133家新品牌成交破千万。宠物鲜粮、高速吹风机、3D打印机、解压玩具、瑜伽袜等垂类领域,均跑出了一些标杆品牌。
这背后反映出的,就是哪怕再细分的需求,即便是一个再小不过的生活单品,消费者仍然会去“研究”,横向对比选择,找到在这个领域里不断深耕的、最能满足需要的产品。
甚至一些大消费赛道,也在逐渐更细分、更专业,很多新锐服装品牌在今年双11突破传统头部品牌,拿下细分榜单成交TOP1。例如,韩国服饰品牌Mardi Mercredi在卫衣品类夺冠,英国轻奢品牌self-portrait在连衣裙赛道突出,鞋履品牌SMILEREPUBLIC在帆布鞋市场拿下成交第一。

对于品牌而言,专业细分的消费趋势带来的启示:一是产品竞争力尤为重要,品牌方已经很难只依赖品牌认知度就实现销量的增长;二是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多元品牌,有了更大的机会,只要打磨好自己的产品,“后浪”们也能抓住“我”消费的需求,冲上浪顶。
而且平台也在持续扶持优质新品牌,让其能够打开生意空间,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商家,天猫也制定了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例如助力潜力中腰部商家的“千星计划”,帮助1~10阶段的新品牌跨越的“宝藏新品牌”。

年轻人的“悦己消费”趋势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不过以往提到“悦己”更多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感觉。但在今年的双11榜单中,剁椒Spicy发现“悦己消费”越发具像化,落实在了具体的产品和可被描述的生活方式里。
情绪满足是“悦己消费”中最明显的一个分支,这几年潮玩、盲盒逆势增长正基于此。
久谦数据显示,2025年双11第一阶段销售中,潮玩增长强劲,淘天凭借领先IP资源,贡献了76%的销售额,尤其是挂件类产品和收藏卡成黑马。潮玩新店、体育卡片起家的TOPPS今年首次参加天猫双十一,就冲上了行业TOP10榜单,TOPPS在10月20日在天猫限时发售的labubu10周年纪念卡牌,10分钟卖出2500万元。

一些本就热门的头部潮玩店和IP衍生店,也均有着不错的销量,例如迪士尼、泡泡玛特、叠纸心意。
这两年,运动户外在年轻人之间风靡,露营之后,骑行、徒步、攀岩等轮番成为消费者去班味儿的流行生活方式。
这种消费趋势带动了运动户外品牌的增长,不少运动品牌在双十一爆发,成交破亿。天猫双11开卖后,6分钟斐乐成交破亿、12分钟耐克成交破亿、15分钟lululemon成交破亿,开卖30分钟内,adidas、安踏、骆驼、迪桑特纷纷破亿。开卖首小时,迪桑特、亚瑟士、Puma等头部运动户外品牌同比高双位增长。
不仅如此,当户外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年轻人选择产品时既注重功能性,也在意产品的设计感,今年很多运动品牌都在产品和传播上强化时尚属性,上述表现好的品牌,都打出了功能和时尚的标签,例如adidas与Puma就多次与kpop艺人合作,打造潮流属性。

为个性买单,也是今年双十一呈现出来的新消费现象。
重点体现是不崇尚logo,不随大流。相比之下,年轻消费更乐意为那些有深度品牌叙事、独特产品设计、彰显高级感和个性生活态度的中国轻奢品牌付费。
上半年,以songmont为代表的本土轻奢包袋品牌集体冲进北大国发院发布的CBI500强榜单,被外界视为国产服饰品牌完成从「制造代工」到「审美定义」的变化的信号。
双11期间,songmont、裘真、个乐等品牌迎来集中爆发,songmont成交破千万、开卖首日裘真直播成交同比增长超100%,个乐店播成交同比超60%;包袋之外,不少新锐的中国服饰品牌也快速增长,例如女装品牌mefur、鞋靴品牌PANE、内衣品牌草本出色。

从品牌的视角,这意味着本土品牌的高端化路径有了更大的机会,这也是以往很多国货品牌的一个发展跃迁限制。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新中式养生”带动了药食同源赛道的增长。
从质疑到上头,脆皮年轻人们的养生血脉开始觉醒,社交平台上大量“如何让气血变好”、“中式养生好物”的帖子,也应势而出了不少中式养生博主和养生品牌。
双11期间,养生赛道持续热销。天猫“双11”正式启动后,苹果黄芪、山药、葛根、姜黄、沙棘汁、刺梨汁等“中式轻养生”概念商品同比增长尤为显著。其中,“苹果黄芪水”搜索量同比增长13倍,“山药粉”和“葛根粉”搜索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倍。
所谓的养生血脉,本质上也是消费者对“我”的健康和状态的重视,而且养生习惯一旦养成,就会长期保持。
抽象的悦己消费,已然在年轻人对“我”的深度了解、一次次消费选择中,化作可感知、可触碰的产品,融入每一次具体的消费决策里。

今年即时零售大爆发,深度影响消费端、商家运营、行业竞争格局。
一个标识性的事件是淘宝闪购上线以来首次参与双11大促,10月20日晚20点,天猫双11正式开卖,淘宝闪购双11优惠活动也同步启动,这标志着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的深度融合。
成交额也非常可观,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综合电商销售总额为16191亿元,同比增长12.3%;即时零售销售额为670亿元,同比增长138.4%。
就消费端来看,即时零售的高时效、便捷,激发了碎片化消费。
“下单半小时送达”的体验,让“即买即用”成为主流。尤其是面对突发性的需求,例如做饭缺调料、突发药品需求、临时出差缺一次新用品等场景,即时零售很好地承接住了这部分需求。

而且随着即时零售与传统电商的深度融合,顺手买衣服、护肤品等非突发性需求也逐渐成为新消费习惯。据悉,8月有77个品牌在淘宝闪购月成交额破千万,490个品牌成交破百万,iPhone17系列新品在淘宝闪购预售开启不到1分钟成交额就超过去年全天。
这相当于了撬动了一种即时消费、立马享受的消费需求,逐步形成了“即时心智”。
新的消费心智和模式,意味着品牌新的生意场景和增长空间。
即时零售带动的是包括生活服务、服饰、3C、个护等在内的全品类增长。10月15日数据显示,淘宝闪购在全国270个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670%。不少品牌通过接入闪购,获得生意新增量,3C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品牌在淘宝闪购的成交与去年同周期相比增长超290%。

今年酒水品牌的爆发,也得益于即时零售。1919、人头马、华致酒行等天猫官方旗舰店均推出了“远近一体”的服务,用即饮驱动生意。
对于平台来说,商家的生意、用户的需求也是平台的着力点和增长所在。
为了在新的变化中,整合资源、合作共赢,淘宝闪购也在尝试通过“淘宝便利店”等模式,将自身供应链优势赋能到商家,构建更便捷高质的消费链路,提升消费者幸福感。

虽然是全新的趋势,但即时零售已经释出极大的潜力,也带来多个维度的消费变化。
综上所述,今年双11核心透露出来的,是消费者的决策逻辑愈发清晰,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更愿意为“悦己”消费买单、对近场消费也有更强的需求。同时在这些消费心态中,品牌方的竞争力也逐渐清晰,产品力、情绪点、物流缺一不可,也撕开了品牌高端化、小品类大机遇等一些新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