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一周后,创业慧康披露了控制权变更预案。11月17日,创业慧康连发多份公告,披露了第一大股东葛航与杭州更好智投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杭州更好”)的一揽子交易安排。
停牌一周后,创业慧康披露了控制权变更预案。11月17日,创业慧康连发多份公告,披露了第一大股东葛航与杭州更好智投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杭州更好”)的一揽子交易安排。
同时,杭州更好的母公司、在港股上市的华检医疗发布公告,详尽阐述了此次收购的战略意图。这也是资本市场再度出现“港股吃A股”的并购案例。
“这笔交易折射出医疗产业的深层变革趋势。”和泰投资医疗行业研究员杨嘉芸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随着AI技术渗透与政策推动,医疗行业正从设备销售、系统集成等单点服务,向数据驱动的智慧医疗生态演进,跨界整合已成为医疗头部企业的共同选择。
“三步走”锁定控制权
据公告,本次控制权变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三步走”计划。
首先,以“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的方式集结控制力量。
据公告,葛航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创业慧康9652万股(占总股本的6.23%)股份转让给杭州更好,转让价格为5.18元/股,总价款为5亿元。同时,葛航将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全权委托给杭州更好行使。此外,另一重要股东锦福源(海南)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其持有的4000万股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更好。
交易完成后,杭州更好虽仅直接持有创业慧康6.23%的股份,但通过表决权委托,实际控制的表决权比例将达到12.64%,一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其次,改组董事会,掌握经营决策权。
公告明确,在协议转让股份过户后,杭州更好将向创业慧康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和2名独立董事。只要这些提名董事全部当选并占据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创业慧康的控制权即发生变更,杭州更好将成为控股股东,华检医疗将成为新实控人。
同时,华检医疗在公告中透露,改组后的董事会共11人,其提名的董事还将出任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最后,筹划定向增发,进一步巩固控制力并注入资金。
杭州更好表示,将与上市公司商议择机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尽管公告未披露具体认购比例,但华检医疗明确表示其目的是“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
构筑“AI+医疗”新生态
华检医疗为何收购创业慧康?在其公告中,有大量篇幅阐述此次收购的战略背景。
其一,卡位“AI+医疗”战略赛道。华检医疗表示,收购是为了精准把握国家鼓励的“AI+医疗”历史性机遇。公司认为,中国医院应用软件系统市场未来五年将保持11.7%的年复合增长率,AI医疗应用更是潜力巨大。
其二,“K×A”战略赋能,实现智能资本驱动。在公告中,华检医疗首次系统性地提出其“K×A”智能资本模式,即以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高科技知识产权(K)为核心,通过AI算法(A)进行深度赋能和并购整合。
其三,清晰规划未来协同路径。例如,利用华检医疗覆盖超1700家三甲医院的IVD分销网络,与创业慧康的医院信息系统结合,形成“检测数据+临床数据+AI算法”的闭环解决方案;将创业慧康纳入“华检生态圈”,与圈内IVD、质谱等企业产生协同效应等。
不过,本次交易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创业慧康近年业绩承压,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仍亏损1.22亿元。如何扭转业绩颓势,实现协同效应,对华检医疗的管理和整合能力是一大考验。同时,华检医疗自身也面临一定债务压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流动负债达到2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