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农直播现场。兴隆镇供图
在北碚区东部的田园间,兴隆镇正以电商为密钥,解锁乡村振兴的多元可能。近日,14名持证“网络营销师”组成助农主播团,在种苗工厂的抖音直播间里将花卉种苗销往全国,童话森林、牛皇庄园等文旅地标线上圈粉,牛皇大米也香飘全网。如今的兴隆镇,正通过“人才+产业+文旅”的电商融合路径,让乡村资源变成增收资本,更规划着伏季水果线上销售的新蓝图,书写着农文旅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人才筑基,打造电商助农“主力军”
乡村电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兴隆镇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针对性开展短视频拍摄、直播运营、网店管理等系列实操培训,从产品介绍话术到直播节奏把控,从订单处理到售后沟通,全方位提升学员电商实战能力。
经过系统培育与严格考核,14名学员成功获得“网络营销师”职业技能证书。这些本土培育的“新农人”,有的是返乡创业青年,有的是扎根田间的农户,他们熟悉家乡物产、了解乡土文化,成为兴隆镇电商助农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活跃在各类直播间推介家乡好物,更带动身边村民学习电商知识,形成“一人带货、众人参与”的良性氛围,为全镇电商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直播助农,伏季水果开辟增收新赛道
立足丰富的水果资源,伏季水果线上销售火爆。牛皇村、保胜寺村等超5000亩柑橘,天堡寨村、永兴村3000余亩李园,还有草莓、葡萄等多种特色水果,都是线上销售的优质标的。兴隆镇组织“网络营销师”团队提前踩点果园,拍摄水果生长全过程短视频积累线上热度;鼓励种植主体自主开播,如草莓基地负责人冉老师带着孩子上阵直播,通过现场试吃、讲解种植故事等接地气的方式吸引观众;天堡寨贝贝农场等基地则依托农技示范优势,在直播中穿插李子避雨栽培等农技知识,增强内容专业性;策划“果园直播采摘节”,让网友通过镜头见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尖的全过程,提升消费体验。此外,镇里还计划将伏季水果与文旅线路结合,推出“线上购果券+线下采摘游”套餐,进一步打通农产品销售与文旅体验的联动通道。
线上销售彻底改变了当地水果依赖线下采摘和批发的单一模式。今年夏天,天堡寨、永兴等村超6万斤李子通过直播宣传,既吸引大批市民实地采摘,更收获大量线上订单;梨园年产超2万斤梨子,借助直播突破本地市场局限,线上销量占比持续提升。直播还提升了水果溢价能力,原本线下批发价偏低的梨子、李子,通过直播打造差异化卖点后,单价较批发价提高15%-20%,直接带动周边5个村近千名种植户增收。
种苗直播,让智慧花卉香飘全国
在兴隆镇的智慧种苗工厂里,智能温室里的各类观赏花卉长势喜人,这里既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更是抖音直播带货的核心阵地。以往,种苗销售多受地域限制,而如今,直播间就设在温室大棚中,持证主播轮流上阵,镜头聚焦绽放的鲜花与茁壮的种苗,细致讲解品种特性、种植技巧和养护要点,实时回应网友关于成活率、物流保鲜等疑问。镜头之外,打包团队根据直播订单快速分拣、套袋、装箱,通过冷链物流将新鲜种苗发往全国各地。
这种“产地直播+冷链配送”的模式,不仅解决了种苗销售的时效性难题,更让兴隆镇的智慧种苗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如今,工厂的花卉种苗线上订单占比大幅提升,既拓宽了销路,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直播协助、打包发货等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名片联动,电商激活农文旅“生态圈”
兴隆镇没有止步于单一农产品销售,而是通过电商纽带,将特色产业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让各个核心名片相互赋能、协同发力。作为亲子游的热门目的地,安的童话森林依托原始松林打造的八大主题花园,成为主播们的天然直播背景板。主播们在鲜花城堡、莫奈花溪等景点直播时,一边带网友云游童话世界,一边推介景区研学套餐和周边文创产品,通过“线上种草”引导线下客流,让这里的沉浸式童话研学营地旺季预约爆满。
牛皇村彩色稻田创新推出“音乐+直播”特色模式,在200余亩七彩稻田里举办直播推介歌会。直播间里,主播们一边展示稻田画卷般的美景,推销村里的新米、柑橘,一边介绍稻田火锅、坝坝球等网红体验项目;线下游客扫码即可购买直播间同款农产品,实现“游玩即消费”的沉浸式体验,让庄园成功跻身“文旅消费新场景”。而牛皇大米加工厂作为全镇优质米产业的核心,通过提档升级实现了稻谷加工全流程标准化,其生产的优质大米,不仅是直播的主打产品,更依托主播团队的口碑传播,成为网友青睐的家常食材,通过电商平台走进千家万户。
从人才培育到产业深耕,从单一直播到农文旅融合,北碚区兴隆镇的电商实践,让乡村的每一份资源都成为增收的增长点。随着伏季水果线上销售的逐步推进,以及各大核心名片的持续推广,兴隆镇将在电商助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艾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