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要转向“大规模个性化”
创始人
2025-11-15 11:10:41
0

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面对技术变革、人口结构变化、财政投入调整与教育内部生态演变等多重挑战,职业教育的路在何方?该如何破局?日前,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副秘书长孙辉日前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权威解析了职教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职教迎来分类发展和全面发展契机

羊城晚报: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上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

孙辉:关于新的机遇,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是分类发展的契机。最近几年,党中央一直强调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大学要分类发展。如果我们用冰山来比喻整个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就像海水,是冰山稳定的基础;研究型大学决定冰山的厚度,应用型大学决定高度,而技能型大学,直接关系我们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就像是这座冰山的“比热容”。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未来我们要更关注产能和服务的转化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贡献力。

另一个是全面发展的契机。现在更加强调教育是全面、优质、均衡、普惠的“公共产品”。这要求职业院校既要坚定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也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需求,在办学层次、质量和效益上同时发力,努力让社会愿意选择、企业乐意合作、政府满意支持,这样才能提升职业教育本身的吸引力。

当然,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客观地说,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非常直接。技术和产业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水涨船高,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大大加快了知识和技能的迭代速度,这倒逼我们的专业必须升级、教学内容必须更新。

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同样深远。虽然短期内我们还在应对“高考人口洪峰”,但“洪峰”过后,很多学校将不得不面对生源显著减少的局面,这个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财政投入收缩也是很多学校的切身感受。经济上行时,职业教育可以乘风而起;经济面临压力时,我们更得思考如何平稳发展,避免“硬着陆”。

教育自身的变化也带来新课题。就业和升学的矛盾,已经不单单困扰中职,很多办得好的高职也同样面临。客观上说,备考学生中能成功升学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既未充分实习,后续就业也有一定的困难,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职业教育“出口”的难度。

职教改革有三个明显导向

羊城晚报:面对上述这些挑战,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孙辉:我们要看懂几个重要信号。今年以来,教育部推出的一系列职教改革举措,其实透露出三个明显导向:

一是更加强调地方主体。比如,新一轮“双高计划”和部省之间的“新双高”试点,教育部把更多话语权给了地方需求和产业需要,这正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原则在职教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是更加强调发展效益。职业学校的专业不是越大越多越好,而是要扶需扶特、办优办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

三是更加强调集群发展。教育部提出有组织推进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采用“头部企业+高水平职业学校+行业组织”的三组长制,这说明,没有产业需求、没有企业支持、没有机制创新,学校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

职校办学不能脱离质量和特色

羊城晚报:方向已经明确,具体到行动层面,职业院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孙辉: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曾强调,“职业教育绝不能脱离学生个人成长,绝不能脱离产业和经济发展”。我理解,第一个“不脱离”是质量,第二个“不脱离”是特色。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从“大规模标准化”转向“大规模个性化”。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产业需求分析要更精准。过去我们更多靠经验,现在有了人工智能等技术,就要真正走进产业一线,用“一手”数据做支撑,让人才培养更贴合实际。

服务面向要更聚焦。每所学校都要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色,关键是要打造专业品牌,如果学校找不到特色,说明服务面还是太宽。

专业结构要持续优化。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坚决改变“什么专业好招生、成本低就上什么”的惯性,真正服务于学校长远发展和区域产业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要不断完善。这是学校的核心文件,每一门课、每一个学时都要支撑培养目标。数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科学的论证手段,关键是要真正用起来。

课程内容要适时延伸。在有限学时里,要把过时的、冗余的内容挤掉,系统融入产业的新需求、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教学资源要更加智能。数字资源建设要改变碎片化现状,围绕专业目标,打造体系化、智能化的资源库,支持个性化学习。

学业评价要更加精细。借助数字技术,改变“大概齐”的评价方式,精确评估每堂课、每门课是否达到目标。

教师能力要持续提升。一切改革最终落到教师身上。新时代要求教师兼具教学法、数字技术和产业技能,成为真正的复合型教育者。

如果能把这些环节逐一打通,形成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闭环,职业教育的底层逻辑就顺畅了,必将为各行各业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副秘书长孙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职业教育要转向“大规模个性化”

来源:羊城晚报 2025年11月15日 版次:A07栏目:作者:崔文灿

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面对技术变革、人口结构变化、财政投入调整与教育内部生态演变等多重挑战,职业教育的路在何方?该如何破局?日前,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副秘书长孙辉日前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权威解析了职教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职教迎来分类发展和全面发展契机

羊城晚报: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上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

孙辉:关于新的机遇,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是分类发展的契机。最近几年,党中央一直强调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大学要分类发展。如果我们用冰山来比喻整个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就像海水,是冰山稳定的基础;研究型大学决定冰山的厚度,应用型大学决定高度,而技能型大学,直接关系我们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就像是这座冰山的“比热容”。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未来我们要更关注产能和服务的转化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贡献力。

另一个是全面发展的契机。现在更加强调教育是全面、优质、均衡、普惠的“公共产品”。这要求职业院校既要坚定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也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需求,在办学层次、质量和效益上同时发力,努力让社会愿意选择、企业乐意合作、政府满意支持,这样才能提升职业教育本身的吸引力。

当然,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客观地说,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非常直接。技术和产业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水涨船高,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大大加快了知识和技能的迭代速度,这倒逼我们的专业必须升级、教学内容必须更新。

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同样深远。虽然短期内我们还在应对“高考人口洪峰”,但“洪峰”过后,很多学校将不得不面对生源显著减少的局面,这个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财政投入收缩也是很多学校的切身感受。经济上行时,职业教育可以乘风而起;经济面临压力时,我们更得思考如何平稳发展,避免“硬着陆”。

教育自身的变化也带来新课题。就业和升学的矛盾,已经不单单困扰中职,很多办得好的高职也同样面临。客观上说,备考学生中能成功升学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既未充分实习,后续就业也有一定的困难,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职业教育“出口”的难度。

职教改革有三个明显导向

羊城晚报:面对上述这些挑战,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孙辉:我们要看懂几个重要信号。今年以来,教育部推出的一系列职教改革举措,其实透露出三个明显导向:

一是更加强调地方主体。比如,新一轮“双高计划”和部省之间的“新双高”试点,教育部把更多话语权给了地方需求和产业需要,这正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原则在职教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是更加强调发展效益。职业学校的专业不是越大越多越好,而是要扶需扶特、办优办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

三是更加强调集群发展。教育部提出有组织推进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采用“头部企业+高水平职业学校+行业组织”的三组长制,这说明,没有产业需求、没有企业支持、没有机制创新,学校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

职校办学不能脱离质量和特色

羊城晚报:方向已经明确,具体到行动层面,职业院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孙辉: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曾强调,“职业教育绝不能脱离学生个人成长,绝不能脱离产业和经济发展”。我理解,第一个“不脱离”是质量,第二个“不脱离”是特色。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从“大规模标准化”转向“大规模个性化”。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产业需求分析要更精准。过去我们更多靠经验,现在有了人工智能等技术,就要真正走进产业一线,用“一手”数据做支撑,让人才培养更贴合实际。

服务面向要更聚焦。每所学校都要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色,关键是要打造专业品牌,如果学校找不到特色,说明服务面还是太宽。

专业结构要持续优化。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坚决改变“什么专业好招生、成本低就上什么”的惯性,真正服务于学校长远发展和区域产业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要不断完善。这是学校的核心文件,每一门课、每一个学时都要支撑培养目标。数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科学的论证手段,关键是要真正用起来。

课程内容要适时延伸。在有限学时里,要把过时的、冗余的内容挤掉,系统融入产业的新需求、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教学资源要更加智能。数字资源建设要改变碎片化现状,围绕专业目标,打造体系化、智能化的资源库,支持个性化学习。

学业评价要更加精细。借助数字技术,改变“大概齐”的评价方式,精确评估每堂课、每门课是否达到目标。

教师能力要持续提升。一切改革最终落到教师身上。新时代要求教师兼具教学法、数字技术和产业技能,成为真正的复合型教育者。

如果能把这些环节逐一打通,形成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闭环,职业教育的底层逻辑就顺畅了,必将为各行各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普冉股份现金收购
据闪德资讯获悉,普冉股份9月15日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
2025-11-15 13:07:17
宿舍里被偷的两万多元现金,...
最近,杭州三墩派出所侦破了一件颇为离奇的案件。 事情缘起是上个月...
2025-11-15 13:07:10
原创 ...
你的微信密码是什么,你还记得吗?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了吧! 毕竟自...
2025-11-15 13:06:58
临商银行组织召开信贷业务培...
10月13日,授信审批部组织召开信贷业务培训会。本次会议通过“现场...
2025-11-15 13:06:58
新秀丽完成3.5亿欧元优先...
观点网讯:11月6日,新秀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秀丽”)宣布...
2025-11-15 13:06:58
银行加速出清信用卡不良资产...
11月14日,交通银行(601328.SH)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
2025-11-15 13:06:51
思维导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本期思维导图,是有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 拖欠员工工资,延伸到《...
2025-11-15 13:06:50
山大地纬中标:医保诊间支付...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济南市中心医...
2025-11-15 13:06:49
国子软件中标:阿克苏市疾病...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阿克苏市疾病...
2025-11-15 13:06:49

热门资讯

原创 微... 你的微信密码是什么,你还记得吗?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了吧! 毕竟自从有了手机号+验证码登录之后,谁还...
思维导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本期思维导图,是有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 拖欠员工工资,延伸到《刑法》上,有可能涉及的罪名是拒不支...
山大地纬中标:医保诊间支付系统...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济南市中心医院11月14日发布的《医保诊间支付...
沈阳淘宝电商与 AI 电商培训... 在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众多想要投身电商领域的人都在寻找靠谱的培训学校。那么,淘宝电商培训学校有哪...
江苏汽车焕新促消费补贴标准大幅... 人民财讯11月15日电,11月至12月江苏汽车焕新促消费活动再加力,补贴标准全面大幅提高。新车发票含...
原创 不...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发表有关台湾议题的错误言论后,不道歉不服软,态度极其恶劣。中国大使拿大白话警告日本...
资本热话 | 技术革命还是投资... “AI领域投资热潮催生股市‘狂热’,但整体上仍属于‘理性泡沫’。” 今年以来,伴随DeepSeek横...
大学生做直播合适吗?人生规划要... 从经济学的视角,如何度过更好的大学生活?如何选择职业?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知名经济学者、北京大学国家...
兰州铁路局加大11趟高铁列车票... 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铁路局”)获悉,自11月4日起至四季度末,在现行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