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机构近期掀起产品风险等级调整浪潮,中信银行10月15日起对代销的17只资管产品进行风险等级调整,其中15只基金产品风险等级上调。此轮调整源于市场波动率抬升及《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实施在即,新规要求代销机构独立评级并执行孰高原则。
现行R1-R5五级分类体系依据监管指引制定,但机构视角与投资者体验存在偏差。2024年多只R2级短债基金单日净值下跌超2%,暴露了标准化评级与个体风险承受能力错配的问题。数据显示,货币基金最大回撤中位数仅0.0606%,属R1级;短债基金半数可归为R1-R2级,但个别产品回撤超25%;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回撤1.8%,主要分布在R3级。
权益类产品风险特征更为显著,偏债混合型基金中26%产品回撤超15%,灵活配置型基金86%达R5级别,股票型基金普遍回撤超15%。值得注意的是,9只红利基金凭借13.57%以内的回撤跻身R4级,年化收益达14.59%,为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提供新选择。建议投资者依据最大回撤建立个性化风险评估体系,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分别对应R1至R5级风险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