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荷兰政府强抢中资的安世半导体,还频频耍花招阻挠和干扰安世在华子公司的经营,引发全球汽车供应链“大地震”。据路透社11月18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依然紧张,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位于九州的工厂将在下周继续减产。
这名知情人士表示,日产汽车位于日本九州西南部的工厂上周减产900辆汽车,本周恢复了正常运营,但11月24日起将再次缩减产量。该人士称,九州工厂此次将减产1400辆汽车,其中包括日产MPV车型Serena和SUV车型Rogue等。
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如果日产能够及时解决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问题,例如获取替代组件,减产计划仍可能发生变化。
此外,这名知情人士透露,在日产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的追浜工厂,紧凑型轿车Note的产量将连续两周低于计划。九州工厂和追浜工厂12月的生产计划仍在审查中。
对于汽车产量问题,日产汽车在一份声明中回应说:“我们正在进行必要的生产调整,以管控相关风险。”日产表示,一旦供应链稳定,将努力把对客户的影响降至最低。该公司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日产汽车位于日本九州的工厂资料图
荷兰政府此前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突然下令,“强行接管”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此后,荷兰还频频耍花招,阻挠和干扰安世在华子公司的经营。此举引发全球汽车供应链“大地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汽车企业均面临断供危机。
路透社称,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中断,导致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缩减或停止生产。上个月,日产汽车表示,在美国关税、芯片短缺及其他供应问题的影响下,预计截至明年3月的财年将录得27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6亿元)的经营亏损。
中国商务部已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作为负责任大国,中方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路透社报道称,多家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正紧急向中方提交申请,寻求获得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出口限制豁免。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欧摩威表示,在该公司取得中方出口管制豁免后,来自中国的安世芯片出口已恢复。该公司客户包括大众汽车、斯特兰蒂斯集团和宝马集团等欧洲汽车巨头。
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也表示其供货出现进展,该公司执行副总裁告诉路透社,已收到中方开始出货的相关信息。上个月,本田暂停了一家墨西哥工厂的生产,并调整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生产计划。但本田11月18日表示,在确保一定量的芯片供应后,将从下周开始逐步恢复北美工厂的运营。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国采埃孚早前也表示,正通过其中国子公司与中国相关部门保持联系。不过,该公司发言人指出:“目前尚不清楚中国的供货恢复程度和速度,整个行业的局势仍然非常紧张。”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11月13日透露,将派高级代表团访华,寻求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此前表示,已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来华磋商的请求。但卡雷曼斯坚称:“即使事后来看,仍会作出同样的决定。”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4日对此回应说,中方对这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一意孤行的言论表示极度失望和强烈不满。
发言人指出,中方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采取切实措施,对合规的用于民用用途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尽最大努力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畅通与稳定。短期看,在中方努力下,半导体产供链危机有所缓解。但由于荷方所作所为,全球半导体产供链依然脆弱,形势依然严峻。
荷方置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稳定于不顾,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反而坐视安世(荷兰)拒绝向中国企业提供晶圆、发律师函阻止中国代工厂对外供货,导致不少车企仍面临断供风险,将一家企业的内部矛盾升级成全球范围半导体产供链的系统性风险。
发言人说,中方已同意荷方派员来华磋商,愿与荷方一道,从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尽快解决当前危机。但要强调的是,希望荷方带着建设性方案来,而不是做做样子、旧调重弹;奔着解决问题来,而不是创造新的问题和矛盾。希望荷方切实展现与中方真诚合作的意愿,尽快提出实质性、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