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用“允许员工吐槽,支持优秀员工和会员去南极”的回应,接住了此前舆情的声讨,就目前而言,这份不硬杠、不敷衍的真诚,值得肯定。
从2018年新东方年会节目神曲《释放自我》刷爆朋友圈,让吐槽领导作风、效率低下变为“太敢说真话了”的正面共鸣,到小作文事件中,面对网友关于管理层轻慢人才的不满,在直播中真诚向董宇辉道歉的举措——新东方几次舆情应对的核心,都是稳稳接住情绪,避免舆情走向极端不利的状态。
如今,面对南极来信风波,俞敏洪目前这份不与吐槽声对立的姿态,本身就赢过了无数危机公关模板。毕竟,我们已见过太多沉迷教育员工、教育网友的“登味”回应。
其实吐槽哪来什么多该驱赶的负能量?对员工来说,那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真诚反馈。对企业而言,更是照见管理问题的预警雷达,比朋友圈的一切附和之词都来得真实。把提意见的人当成敌人,最终不过是既堵不住声音也堵不住问题,远比吐槽本身更伤企业根基。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发声渠道,趾高气昂的教育、虚情假意的安抚,只会让人更反感。大众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企业,而是被尊重的态度,是员工的不满被看见,是普通人的情绪被接住。俞敏洪的厉害,从来不是会玩公关套路,而是他懂公关的核心从不是试图去压倒别人,而是不辜负信任;企业的体面,从来不是永远不被吐槽,而是被吐槽后依然能拿出行动。
俞敏洪的南极来信,让他自己上了一堂舆论课,而他的南极之约,也算暂时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公关答卷。毕竟,真诚看起来虽然朴素,但永远是最有力量的公关武器。
撰文|向玲主编|李锦审核|朱宗威*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出品 |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