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久久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主要介绍广西推进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有关情况。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广西每年都将城市更新行动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工作。
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广西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约36.81万套、惠及83.58万群众,其中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城市危旧房改造2.58万套,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189个,推动73.58万户居民“旧居”焕“新颜”,新增停车位4.4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3461个、非机动车充电桩1.65万个,小区居住环境不断提升;更新和加装住宅老旧电梯3786部,有效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题。
同时,广西大力提升居住环境品质,通过盘活城市闲置、废弃用地建设“口袋公园”859个、城市绿道1878.21公里、儿童友好场所111片,开放城市公园绿地432块,在公园内增加乒乓球台、足球场地、健身设施共4000余处,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舒适美好空间。
在筑牢城市安全防线方面,广西累计完成建设改造燃气等地下管网13408公里;累计完成167座供水厂隐患排查整治,基本消除111段城市黑臭水体,全区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699.2万吨/日,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2025年专项整治整改燃气安全隐患1.34万项,打击非法经营“黑气”行政案件118起、刑事案件17起,有效保障城市燃气安全。
在传承历史文脉方面,广西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建设,让城市更新留住乡愁记忆,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36片历史文化街区已实现保护规划全覆盖。同时,广西在自治区层面建成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平台,实现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监管,目前全区新公布历史建筑962处、新增挂牌1134处、完成测绘建档1014处,三项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在凝聚各方合力方面,广西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鼓励产权人自主更新,加快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建设与运营。目前,全区8个设区市已出台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一批由社会资本参与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精彩亮相,其中,桂林市阳朔糖厂改造的糖舍酒店项目和北海市冯家江湿地公园项目2个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文 傅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