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心村”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解码重庆武隆荆竹村绿色蝶变
创始人
2025-11-15 20:10:56
0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刘冲

11月14日清晨,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晨光透过云层,照亮了荆竹村“无有图书馆”的玻璃幕墙。书架旁,记录村庄变迁的图册与时尚杂志并置,无声述说着这里的过去与现在。

“十四五”期间,重庆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文旅融合成为乡村发展的亮眼名片——荆竹村正是这一进程的生动缩影。这个曾因石漠化严重、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而被称为“空心村”的贫困角落,如今已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认证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2025年1—10月,全村接待游客近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95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9万元、同比增长51%。

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村里正计划进一步做强“乡宿联盟”品牌、拓展“云上荆竹”电商平台功能,并深化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力求在提升游客体验和村民获得感上实现新突破。

而这些新目标的实现,正需要从过去数年的蝶变密码中汲取智慧——走近它的生态本底、人才活水与共赢机制,我们才能读懂小山村实现绿色转型的深层逻辑。

生态筑基:在修复与转化中重塑价值

荆竹村的命运转折,始于对“靠山吃山”的重新理解。面对喀斯特地貌带来的石漠化困境,村民将“生态就是宝,丢了再难找”写入村规民约。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理念正转化为一个个鲜活实践。

在荆竹村专家院士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团队建立的科研基地,让蓝莓、葡萄等20多个高山水果品种在曾经贫瘠的土地上扎根。这片200余亩的基地,不仅是西南大学的实验田,更带动周边发展果树种植5000余亩,年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

生态价值的转化,在村民的选择中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村民吴志强是这场转型的亲历者。这些年,他将经营多年的烤烟田改种高山糯玉米,规模从最初的20亩发展到如今的100亩。“种烟收益虽好,但农药喷洒、烘烤烟尘污染了家乡环境。”如今,吴志强的玉米直供村里民宿餐桌,也通过电商渠道销往更远的地方。这份“生态饭”吃得长久又安心,他的成功转型,为其他村民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如今,种植高山蔬果,成了不少村民致富的新选择。

个人选择的背后,是系统性的生态守护。为从源头筑牢生态根基,村里投资1431万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抚育林木2000亩,修复裸露山体500余亩。同时,村里还安装了20余个环保预警设备并接入街道治理平台,实现“数字+生态”联防共治。这套“组合拳”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5%,曾经的生态短板,如今已成为荆竹村最亮眼的“绿色招牌”。

人才活水:在传承与创新中激发动能

优美的生态本底,需要人才力量来激活。荆竹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四民工程”(即原村民、新村民、云村民、荣誉村民)汇聚起推动发展的澎湃动能。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荆竹村用自己的人才网络建设作出了基层应答。

在归原小镇的老茶馆,王万碧的蜡染手艺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哧啦——”蜡刀划过土布,靛蓝的花纹源自山间的植物染料。“这是老祖宗传下的纯天然法子。”她说道。

在村党支部引导下,她将这项非遗技艺引入茶馆,让游客在品茶之余还能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

在津蟾洞生态餐厅,负责人李桥打造了一个三产融合的联农带农典范。他的餐厅不仅与村集体形成固定分红机制,还吸纳80余人就业——其中70%为当地村民,帮助村民农副产品转化销售额20余万元。去年8月,他个人出资20余万元拓宽村道,自发帮扶困难农户,展现出“新村民”的责任担当。

更广阔的人才网络在“云端”展开。通过“云村民”计划,村里汇聚了4万多名线上支持者。直播达人李思颖团队通过“云上荆竹”平台,将村里的糯玉米、老腊肉等特产卖向全国,2024年定向收购村民农特产品超过150吨。与此同时,向仲怀院士作为“荣誉村民”,在村里设立高山水果种植科研基地,为特色农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截至今年8月,荆竹村已有486名各类人才长期或周期性在此居住,成为发展的“智囊团”。

产业共富:构建“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

独特的生态与文化吸引了游客,而要让发展成果惠及每家每户,则需要创新的机制作为纽带。全会提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荆竹村通过农文旅融合探索着自己的路径。

“农家乐刚开张时,17间房常空大半;如今20间房得提前半个月预订!”闲适缘农家乐负责人杨小波的对比,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这一变化,不仅源于客流的增长,更得益于村里成立的“乡宿联盟”和全民参股的强村公司——“云上荆竹农文旅发展公司”。

这个机制的核心,是构建“村民护生态、生态引游客、游客富村民”的闭环。云上荆竹公司作为运营核心,带动47户村民将房屋改造为民宿或农家乐,1—9月吸引过夜游客22000余人次,解决了当地100余人就业,通过农产品销售等间接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

共赢的理念体现在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在民宿集群打造中,“乡宿联盟”统一服务标准、统筹客源调配;在农产品销售中,“云上荆竹”品牌为村民产品提供统一包装和销售渠道;在项目建设中,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形成利益联结,度假酒店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为我们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荆竹村党支部书记高燕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村里丰富的非遗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工坊,将蜡染、农耕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同时开发具有荆竹特色的文创产品,让更多游客从“过路游”变为“沉浸游”,从“看风景”到“品文化”,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相得益彰。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内容

120000元现金,民警成...
“亲人突发重病 需要12万治疗费用!” 10月4日 新邵公安成功拦...
2025-11-15 22:08:24
老板“遗失”现金 民警如数...
10月2日零时许,一阵急促的报警铃声在北海市公安局海洋产业园区派出...
2025-11-15 22:08:23
7万元现金,紧急拦截!
近日 清远公安 精准识别、快速处置 成功为群众拦截7万元被骗资金 ...
2025-11-15 22:08:20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集团股...
证券代码:603659 证券简称:璞泰来 公告编号:2025-08...
2025-11-15 22:08:19
4袋现金,当场被查!
近日,青岛胶东机场海关关员在对进境航班旅客及行李物品进行监管过程中...
2025-11-15 22:08:17
好险!17万现金保住了
2025-11-15 22:08:17
15万现金装满背包!“车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一沓沓现金从背...
2025-11-15 22:08:16
微信上线新功能
9月2日,微信安卓平台迎来了8.0.63内测版更新。该版本微信新增...
2025-11-15 22:08:09

热门资讯

老板“遗失”现金 民警如数“找... 10月2日零时许,一阵急促的报警铃声在北海市公安局海洋产业园区派出所响起。“我车里的23000块钱不...
免密支付“去默认”:立起用户权... 李师典(湖南科技大学)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免密支付”业务通过简化支付流程,大幅...
生鲜打折日清,超市“留客”密码... 本报记者 侯爱敏 家住文化北路的田女士,把超市购物的时间固定在每天的晚上八点半,“十分钟走过去正好赶...
人间|生活实录:马大姐超市 文|赵戊辰 一 马大姐超市其实叫南环超市,因老板姓马,大家就都喊马大姐超市了。超市开在山东的一...
安徽多地或迎降雪!合肥雨夹雪!... 安徽省气象台提示,未来一周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仅16-17日我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16日淮河以...
“双11”购物警惕七大骗局 随着“双11”购物热潮来临,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也进入高发期。不法分子精心设计冒充电商客服、虚假快递...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6.5秒下线一... (图片来源:摄图网) 10月28日,小米智能家电制造工厂一期项目在武汉光谷正式投产。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快手发布《2025快手磁力引擎... 编辑/李彦 在服饰行业迎来“秋冬上新”的重要销售节点之际,商家如何借势行业旺季把握生意机会是一个值得...
宜宾精鸿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宜宾精鸿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毛飛,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