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双11还有多少价值? “四年来最好增长”揭示消费市场真相
创始人
2025-11-16 21:35:22
0

一年一度双11又一次落下帷幕,天猫对外宣布其实现了“四年来最好增长”,注意,这里的口径是剔除退款后的成交,是实打实的增长。

在此期间我们对零售市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一些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几乎所有商家都对此次购物节寄予厚望,部分企业更将其视为新一轮商业周期的起点。

舆论场中向来有“双11过时论”,更有甚者认为网红带货直播已经将低价常态化,双11已非必要。

舆论和产业界在双11的看法上有如此大的撕裂感,着实令我们吃惊,基于此撰写本文,核心观点:

其一,当前我国内需复苏已经开启,这是比较反直觉,但又是客观存在,但在渠道和成本等因素制约下,商家的信心还在恢复过程中;

其二,闪购带来线下线上渠道的真正融合,商业模式改变利益分配格局,刺激消费需求,AI对经营逻辑的重塑,又可以给商家带来实在的降本增效,这也是近期淘天改革的重点;

其三,2025年双11虽然结束,但其对商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内需正在复苏,商家信心正待恢复

分析双11之前,我们首先来理性判断当前的消费环境,当“内需不振”成为行业一大“显学”之后,很容易得出“内需不振——商家很惨——只能打折——刺激消费者”这一反应链条,行业气氛是偏消极的。

可现实果真如此吗?在一般认知中,近几年我国CPI较为低迷,内需必然不振,但当我们用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CPI指标后,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观感。

过去几年核心CPI确实经受了极大的压力,消费品价格处于下行周期,各个行业都处于极大的经营压力中,不过进入2025年之后,该指标又有了明显反弹,10月核心CPI同比增长1.2%,且大有继续回暖的势头。

关于上述现象的解释,学界有不同的解释,如2025年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刺激等等,我们不再赘述,只是建议大家将关注点放在产业的变革周期上。

服装服饰业是消费市场景气度的重要观察窗口(内需反弹先从穿衣戴帽开始),在过去几年该行业也经历了价格中枢下行,库存积压的惨痛过程,只是从2025年开始行业价格中枢上行,但库存增速却悄然下行。这与以往两者‘同频共振’的规律相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反常信号。

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异常现象,主要源于:

消费需求已然回升,但部分企业因担忧复苏进程波动,加之部分成本飙升,转而采取‘被动去库存’策略。这就形成了“宏观环境改善”与“微观主体退缩”并存的矛盾景象。

我们梳理部分上市公司数据(如森马,安踏),发现今年的毛利率也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换句话说,头部企业已经借机提高溢价能力,提高经营能力,弱势企业则相对保守,这与前文我们的结论也基本一致。

提振商家信心:渠道融合和AI

理清楚内需市场的真实状况之后,我们再来看零售企业所面临的具体的行业现实。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之后,电商对社零渗透率迅速突破20%大关,但至此之后行业增速逐渐放慢,渗透率在25%上下维持许久,许多看衰观点也因此多了起来。

在我们看来,此前电商增速逐渐放缓,其根源不在“线上”,症结恰在“线下”。虽然线上经济越发红火,但层层代理和加盟模式仍是零售业的主要形态,前者发展越快,一定程度上就会侵蚀线下的利益。

为保护自己利益不受影响,线下,线上与品牌商之间其实形成了新的“默契”,不同渠道不同款不同价销售,让线下拿到商品稀缺性,以维护其利益。虽然线上企业多次号召品牌商要同款同价,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直未能找到破题之法。而这一保护手段却影响了用户体验的改进,最终限制行业大盘的增长。

王自如入职格力主要工作便是渠道改革,其用意不言而喻:传统渠道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品牌商的整体利益,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若要不同渠道精诚合作、形成合力,关键在于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重新分配利益,将线上线下作为有机整体,而不是互相割裂。

这就需要引入第三方力量,2025年淘宝闪购上线,不到4个月,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并带动手淘8月DAU同比增长20%。以往对该产品的评判多从”业务增量“,”为手淘带来高频流量“入手,结合上文分析,其对线上线下商业形态的重组往往被忽视。

通过闪购这一形态,线上流量不再仅流向天猫旗舰店,同时也注入了线下门店,不同经营体系可以比较平等享受商业模式重组的红利。

今年双11我们尤其关注到,品牌通过接入闪购服务获得生意新增量,双11前夕,已有超过37000个品牌商家、40万个门店接入淘宝闪购。双11期间,淘宝闪购零售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 2 倍,天猫品牌即时零售日均订单环比 9 月增长了 198%。

新的商业形态打破了渠道藩篱,不仅推动了“同款同价”从理论走向现实,激活了渠道合作,也优化了业务模式,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

谁能通过淘宝闪购率先完成渠道融合,做王自如在格力敢想而未竟的工作,谁就拿到了下一轮商业变迁的领先权,今年双十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渠道融合进行详细梳理之后,我们在看电商的经营成本问题,这也是近几年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

2020年之后,受多重因素影响,商家普遍面临高库存,低需求的经营压力,为解决现金流问题,网红带货直播模式应运而生:直播带货赚佣金也成为网红乃至娱乐明星的重要变现方式。

迄今为止,带货直播规模越来越大,同时行业也暴露了一部分问题:

对于商家而言,在流量算法平台找网红带货产生了高昂的成本(根据交银国际数据,某短视频平台货币化率已经超过9%),为提高带货成绩,网红们还要给平台支付“投流”成本;商家自播的ROI也在逐渐降低。

直播间里热火朝天,但商家获利相对较少,网红和内容电商平台分得主要利润,此机制必然会限制前者的积极性。

而该模式之所以在短期内能够快速崛起,除特殊时期内商家急于寻找新的出货渠道外,我们也必须承认网红带货突破了原有商品展示形态,有利于改善用户尤其是下沉市场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因此为商家减压,除了前文所说的渠道融合,更要改善用户体验,AI重要性呼之欲出。

以淘天为例,其AI化改造的集中在:

1)为商家提供更多的AI化工具,集中在运营和营销方面,以AI为内核的全站推广可以有效提高投放ROI(投入回报率);

2)为用户提高更直接的购物建议,双11期间淘天向消费者同步推出6款AI导购应用,以满足不同场景的购物需求,相较于受佣金激励、带有主观性的网红导购,AI导购则更为客观中立,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

分析至此,我们就会得到一个非常新颖的结论: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复苏前奏已经吹响,在新周期内流量已非主要推动要素(虽然仍然非常重要),渠道的融合和技术的迭代将是商家提振信心,重整旗鼓的主要推动力。

2025上半年上述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根据Quest Mobile数据,商家开始重新加强向淘宝要增量(提高广告投放比重),带货直播平台权重有下降趋势。

2025年双十一虽然已经过去,但商业变迁,产业变革才刚刚开始,新的内需周期才重启,商家,用户将重新以新的方式聚合,平台则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驱动下进行新一轮的洗牌,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一位身着浅色古风服饰的女孩
一位身着浅色古风服饰的女孩,她静静坐在柔和的自然光里,周围是一片淡...
2025-11-16 23:11:30
原创 ...
 鲁网11月16日讯 (记者 赵思齐 李文静)为深入推动传统书画艺...
2025-11-16 23:11:23
华检医疗(01931.HK...
格隆汇11月16日丨华检医疗(01931.HK)发布公告,2025...
2025-11-16 23:11:23
华检医疗(01931.HK...
华检医疗(01931.HK)发布公告,于2025年11月12日,本...
2025-11-16 23:11:22
健康之路(2587.HK)...
近期,中国领先的医疗健康数字化平台健康之路(2587.HK)主要股...
2025-11-16 23:11:21
省院前急救质控中心专家督导...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刘益凯 文/图)11月14日上午,陕...
2025-11-16 23:11:20
“长三角新优国产医疗器械推...
随着近年来大数据、AI(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不断迭代,作为...
2025-11-16 23:11:20
三星医疗:预中标1.68亿...
中证智能财讯 三星医疗(601567)11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全...
2025-11-16 23:11:20

热门资讯

原创 郑... 11月15日,河南媒体采访了郑州一位初二学生,当“14岁小孩哥将卧室爆改博物馆”的新闻闯入公众视野,...
雷军重申安全是小米汽车基础和前... 今日(11 月 16 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小米汽车安全标准 —...
通用汽车切割中国供应链 将推动... 目前通用汽车正在推动供应链 “去中国化”,通用要求其供应商必须在2027年停止使用来自中国产零部件,...
邵阳隆回县岩口镇至滩头镇这条道... 2025年11月13日,隆回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隆回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发布《关于对隆回县S240线...
报名启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暨... 记者从平远县获悉,2025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总决赛(梅州·平远站)暨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之旅即将...
他们放假了,连着共5天!迪士尼... “早上7点就来排队入园,结果9点多还在绕湖”。 图:网友分享迪士尼人流量图片 近日,不少家长在社交...
“潮流+红色”新玩法!洪梅红色... 11月15日,洪梅红色旅游新干线正式发布,串联红色印记、文物建筑、潮流打卡地与生态风光,绘就“红绿交...
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 文化和旅游部郑重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已在日中国游客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
【视频】越贵的手机平台付款越多... 分析了上千条支付数据 好像发现了平台价格的小秘密…
暖饮热食受捧,取暖电器走俏:寒... 连日降温让成都街头行人裹紧了外套,也让城市的“暖消费”悄然走热。随着成都市气象局预报11月16日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