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因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风险管理不到位、未经审批变更住所等多项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处以28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袁立宏被警告。

杭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是杭州银行(600926)的全资子公司,作为浙江省内较早获批成立的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之一。截至2025年三季度,其管理规模在8家城商行中位列第四,次于同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苏银理财、宁银理财和南银理财。
此次处罚并非杭银理财的“初犯”。时间回溯至2024年8月,该公司因受托管理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后在未尽告知义务的情况下再次投资,且理财产品间资产转仓价格偏离公允价值,被处以60万元罚款;2023年4月,又因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及销售管理不规范、信息登记及数据报送不准确,被罚款45万元。
不仅如此,其母公司杭州银行也曾因理财资金用于偿还本行贷款等多项违规问题被处罚。
2024年1月,杭州银行收到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开出的首张罚单,其因理财资金用于偿还本行贷款等“六宗罪”被重罚210万元。
从这些处罚记录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成立后的短短几年间,杭银理财在合规经营的多个环节都出现过问题,从产品运作到信息披露,从内部管理到关联交易,违规类型多样。
尽管在合规方面频亮红灯,杭银理财的产品规模却在近年实现了快速扩张。2020年末,其集团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263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4.1亿元;到2022年末,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进一步攀升至3599亿元,同比增长17.3%。截至2025年9月末,理财产品规模已达557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1%,同比增幅更是达到31.7%,规模增长的动能持续释放。
然而,与规模扩张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杭银理财的财务表现,其盈利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波动与下滑趋势。
从具体数据来看,2022年年报中,公司营业总收入达20.6亿元,净利润13.6亿元,创下成立以来的业绩高点。但到了2023年年报,营业总收入降至1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1.9%;净利润滑落至8.8亿元,同比降幅达35.2%。
进入2024年,其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微升至14.7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4.49%;净利润小幅回升至9.1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2.5%,但这一增速远未扭转此前的下滑态势,业绩仍未回到2022年的高峰。
到了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进一步降至7.3亿元,净利润4.8亿元。若以半年数据对比,2025年上半年营收较2024年上半年的7.8亿元下降约6.6%,净利润较2024年上半年的5.3亿元下降约8.5%;与2022年中报的业绩峰值相比,当时营业总收入为10.4亿元、净利润7.4亿元,如今营收和净利也均下跌逾30%,盈利颓势持续。
整体来看,杭银理财的财务表现与规模扩张形成强烈背离,尽管2024年盈利有小幅回升,但整体仍处于下行通道,其在规模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面临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