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盘条的巧劲勾勒增收图景,指尖扎制的宫灯点亮就业希望,蜂箱旁的忙碌酿出甜蜜生活……从石家庄市晋州市的车间工坊到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培训课堂,再到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山间蜂场,“晋州纺织工”“藁城宫匠”“赞皇蜂农”等一个个带着泥土气息又充满时代活力的劳务品牌,正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坚实桥梁。
这些扎根地方资源、贴着技能标签的劳务标识,不仅让万千劳动者端稳“技能饭碗”,更以强劲动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书写着“品牌带产业、产业促就业、就业富群众”的生动篇章。
深耕地域禀赋
“老手艺”变身“新名片”
劳务品牌的生命力,源于对地方特色资源的精准挖掘与深耕细作。在素有“中国宫灯第一城”美誉的石家庄市藁城区,宫灯与宫面这两项传承百年的老手艺,如今正通过品牌化运作焕发新生机,成为“藁城宫匠”最亮眼的招牌。
“和面、醒面、开条、盘条……”清晨的藁城区耿家庄村,60岁的张坤早已在籍家宫面厂忙碌起来。他手中的面团在历经16道复杂工序后,将蜕变为细如发丝、耐煮不烂的宫面。“做宫面看着简单,每一步都藏着门道,水温、面劲、醒发时间都得拿捏到位。”张坤一边麻利地操作,一边笑着说,凭借这手过硬手艺,他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挣到6000余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而在藁城区梅花镇屯头村,宫灯产业的规模效应更是令人瞩目。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宫灯生产基地,年产销量超1亿对,产值突破20亿元,以屯头村为中心,辐射周边5个乡镇57个村及周边县(市、区)多个镇村,直接带动10万余人就业。“我们家做宫灯已经30多年了,从最初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发展到现在100多人的企业,宫灯发到了全国各地。”豪尚毫转灯总经理苏翠改感慨道,随着“藁城宫匠”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产品不仅走进了普通家庭,还登上了大型庆典舞台,收入也实现了翻番增长。
近年来,藁城区委、区政府将劳务品牌打造作为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聚焦“宫面、宫灯、宫酒、宫米”等特色产业,整合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着力培育“藁城宫匠”劳务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市场化推广,让原本分散的农村务工人员凝聚成“技能军团”,逐步实现劳务输出从数量型、体力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使“藁城宫匠”成为带动全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的金字名片。
聚焦技能赋能
“打工者”变身“金蓝领”
如果说地域资源是劳务品牌的根基,那么技能提升就是品牌行稳致远的核心密码。石家庄市元氏县紧扣市场需求,瞄准家政服务、机械加工等热门领域,通过精准培训、校企合作、订单输出等方式,培育出“元嫂”等特色劳务品牌,让农村劳动力凭借过硬技能实现“华丽转身”。
“先将一角朝上平铺好,再将这一角对折,注意要贴合宝宝的身体曲线……”在元氏县女职工创业就业基地,齐树彩老师正手把手地为学员示范婴儿包被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堂上,学员们听得认真、练得投入,不时举手向老师请教问题,互动氛围热烈。“之前在家没事做,听说这里有免费的月嫂培训,就过来试试。”学员程亚南眼神里满是期待,“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了解了月嫂行业的前景,更盼着能顺利上岗,靠自己的双手改善家庭生活。”
这样的培训场景,在元氏县已是常态。为让“元嫂”品牌站稳市场,当地下足了“绣花功夫”:聘请北京家政服务高级讲师授课,采用“线上授课+线下实操考评”的模式,开设育婴、催乳、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热门培训项目,确保学员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操能力;同时,与北京多家知名家政服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将培训合格且有上岗经验的人员直接推送至合作企业,实现“培训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如今,“元嫂”已成为京津冀家政服务市场的“香饽饽”。在北京就职的“元嫂”高瑞兰提起现在的工作,满脸自豪:“以前在家务农,收入不稳定,现在做月嫂,每月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儿子结婚买房买车我都能出上力,感觉自己越干越有奔头。”
拓展多元路径
“小品牌”撬动“大产业”
劳务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带动就业增收,更在于其对特色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石家庄市赞皇县立足山区生态优势,以蜜蜂产业为核心,打造“赞皇蜂农”劳务品牌,通过技术赋能、文旅融合、多元增收等路径,让小小的蜜蜂“飞”出了一条产业融合、乡村繁荣的致富路。
“蜜蜂主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关键技术、成熟蜜的生产技术要点、蜂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近日,在赞皇县就业服务中心与县养蜂协会联合举办的养蜂实用技术培训班上,专家们的讲解深入浅出,台下的蜂农们听得专注,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关键知识点。“以前养蜂全靠老经验,遇到病虫害就慌了神,产量也不稳定。”参加培训的蜂农王师傅说,“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指导,不仅学会了科学养蜂技术,还知道了怎么打造自己的蜂蜜品牌,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为让“赞皇蜂农”品牌走得更远,赞皇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依托中国蜜蜂博物馆,今年已组织10多场次公益宣讲会,覆盖养蜂户、种植户、学生等群体,普及养蜂知识和技术;开展研学活动、蜜蜂科普活动和蜜蜂旅游文化节,打造蜜蜂谷、蜜蜂展览馆等新业态,让游客在愉悦的体验中认识蜜蜂、了解蜂产品,进而认可“赞皇蜂农”品牌;引导蜂农拓展增收渠道,从单一的采蜜卖蜜,延伸到蜜蜂授粉、技术服务、文化展示、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实现多元增收。
随着“赞皇蜂农”劳务品牌的不断壮大,其就业规模和产业容量持续扩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不仅让山区群众实现了稳定增收,更带动了当地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如今石家庄市着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劳务品牌,这些带着泥土气息又充满时代活力的劳务品牌,正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就业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石家庄发布(shijiazhuangfabu)
运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来源|石家庄日报记者 杜倩倩
编辑|王恩 付园园
责编|胡光